第31部分(第3/4 頁)
所以此時提到,還是很在狀態。
陶保半懂不懂,追問道:“那你知道網上的帖子是誰發的嗎?”
“那 還用說,自然是昨天到會的某些專家。”呂閣老語氣肯定,雖然不是他發的,但這事多有面子,昨天那麼多專家,那帖子他也看了,必須是在場的人寫的,這是多好 的事呀,就是應該寫!想到這裡,他說:“這些年,我們想從外國人手裡面真真正正地買回幾件像樣的東西,都要看人家心情好不好,想不想賣。想要‘低價’買一 個東西,或是‘合理價’買一個東西更是難上加難,你來國外最多就是參加個拍賣,那是價高者得,沒什麼難度。可你知道……在其他文物追討方面,我們國家可是 受盡委屈。”
陶保看他一臉揚眉吐氣的神采飛揚,忽然好像明白了,為什麼這件事大家這麼熱烈。
呂閣老看他陷入沉思,也趁機叫人來點餐,又想到昨天晚上謝閣老和他通電話,說看了網上的新聞,他們這次是來洽購的,但現在就算後面東西沒買成功,這次都沒有白來。
畢竟名聲,是他們這種專家更重要的財富。
有些專家為了來快錢,去給無良的拍賣行搞鑑定。他們這種,能混到出國拿著專款洽購的,回到國內,都是業內頂尖。
現在又無意中又做成這件事,真是效果堪比鍍金,最令人開心的是,這完全是意外之喜,飛來橫福。
陶保心裡不舒服,想問又不知應該再問什麼,如果是問他父親,也許他父親能夠三言兩語給他解釋清楚,但偏偏今天,他父親也很忙,一大早就有人來拜訪,那人來頭看著還不小,所以他父親連早餐都沒吃,現在還在樓上陪客。
他望去窗外,只覺得今天的天格外藍。有鴿子,從屋頂展翅向遠處飛,撲騰著越飛越遠……同一片天空下,倫敦城的另一端,雙層玻璃的大白窗子,裡面靠窗的圓桌旁,面對面坐著兩個男人。
君顯和陳琦。
陳琦遞過給君顯一份列印的資料,“昨天晚上你打電話給我之後,我連夜就只蒐集到這麼多資料,但我覺得對你來說也夠用了。”
君顯翻著,上面是兩個人的資料,那個法國賣家,還有他的翻譯。
陳琦說,“網上的新聞我也看了。其實從我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不單止是你,人人都會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君顯翻看著資料,果然這法國人和謝金銘他們,是半年前就開始聯絡的。而自己家加入,是臨時的……那麼也許問題是出在那個翻譯。
這件事絕對有可能,同樣的東西,主人說讓謝金銘他們鑑定,但那翻譯,可以自己說成,請女士來……狐假虎威……也不是沒可能。
陳琦看他眉目緊鎖,十分不理解他的擔憂,說道:“自從文物可以合法合理進行拍賣之後,已經很少有外國人給我們歸還文物了,所以這一次,其實大多數人看到的不是一件國寶迴歸,大概連名字都說不全,但他們卻知道是一個價值六千萬的東西,這才是重點!”
陳琦說,“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也不是收藏圈的……更不熱愛古玩,正好代表了大多數普通人的思路。”
“不 止普通人會考慮那六千萬的價值,”君顯放下那資料,“自從我們改革開放到現在,短短三十多年。迅速富起來的一代富豪們,很多人的審美觀還沒有形成。他們買 東西也只是看價錢,和買棉花、鋼材、房地產、股票一樣。低接高拋!現在大多數人都循著這個思路在看待古玩。”
陳琦忙連連點頭,“以後我還得在這方面多下功夫,現在看起來,這場持久戰還會打很久。”說完他猛然想起一件事,“對了,這新聞一出,那法國人不知又怎麼得了訊息,剛剛我來以前,他們派人送了邀請卡過來,再搞一場宴會。這次你們去嗎?”
因為君家人已經明確的表示退出,所以陳琦並不確定君顯是否感興趣。
君顯拿過那邀請卡,翻開來。
陳琦說:“如果你不想去也沒關係,他們聯絡不上你,才會把這交給我們轉達。”
君顯看到上面的字,合起來邀請卡,在手心裡輕拍了兩下,“為什麼不去?既然人家這麼熱心幫我們迴歸國寶,我們怎麼忍心不出席。”
☆、第48章
藕荷色的窗簾,薄紗中透過陽光來,但因為窗簾沒有全開,屋裡不是很亮。
陶慶為坐在沙發上,右手拿著雪茄,卻反常的,少了往常抽菸時的閒適,旁邊的沙發上,另一箇中年男人坐在那裡,卻是比他更加的事故深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