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 頁)
隱去了他的太子身份,雖然所有兵士都打著東宮太子左衛的名號,但太子殿下為何未曾出現在百姓跟前?
孫思邈拂鬚而笑,苦笑著搖了搖頭,顯然是知曉緣由,但是卻沒有說出來。
武媚在旁邊為李治解惑:“這很好理解,他知道孫神仙來到藍田後,對於百姓的影響力要比他這個太子殿下的影響力要大,更能夠穩定住百姓的惶恐之心,自然就不用他再在百姓跟前露面了,他是能省三分氣力,絕不會省兩分氣力的。就像在安西第一年,不也是隱去了他自己,配合著裴行儉治理安西,因此才收到了如今的功績?”
“不受名利牽累,不受功名的誘惑,身為太子殿下,這是揚名太子殿下愛民如子、仁慈孝敬美名的大好機會,但他寧願為了大局,為了藍田百姓的安危,放棄了這大好的揚名機會,太子殿下的虛懷若谷、淡泊名利,老道活了快一百歲才看透,而太子殿下年輕英明,早已經知曉其中大道,老道都自愧不如啊。”孫思邈看著武媚分析的頭頭是道,不由得也跟著感嘆道。
李治含蓄的笑了笑,聽完他們的解釋後,雖然心裡感到很欣慰,但還是謙虛的說道:“此次災情,還是孫神仙您居功至偉,要不是您老神仙的名號譽滿天下,他李弘就是去了也是隻會無功而發,何況這天花的方子乃是您研製而出,朕打算……。”
孫思邈揮手打斷了李治的說話,搖頭苦笑道:“老道多謝陛下厚愛了,您不必再勸老道了,老道如今已經被太子殿下所說的醫院綁架了,如今只希望能夠從明年開始,利用餘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至於名利,一百三十多歲的人了,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敢打斷當今大唐皇帝說話的人,在這世上自然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但有限的幾個人裡面,絕對有孫思邈一席之地。
自然,李治跟武媚毫不在意孫思邈打斷李治的話語,看著孫思邈仙風道骨的樣子,兩人預設了孫思邈的決定。
不過兩人心裡還是不由得佩服李弘,當年皇帝跟皇后兩人親自挽留孫思邈,哪怕是許以高官厚祿、功名利祿,都沒有能夠留得住閒雲野鶴般的老神仙。
但如今他們的兒子,輕輕幾句話,就把老神仙的心思拴的死死的,甚至為了這個所謂的醫院,都願意放棄他閒雲野鶴般的神仙日子。
想到這裡,兩人也不得不承認,李弘在某些事情上的手段,要比他們兩口子高明瞭太多了。
但思來想去,兩人面對老神仙般的孫思邈,最終還是由李治開口說道:“當日太子憂心藍田一事兒,性子不免有些急躁,劉神威之事還望老神仙切勿放在心上。”
孫思邈笑了笑,動作從容不迫,端起旁邊的杯茶喝了一口後,淡然的說道:“無妨,食我大唐粟米,就該尊我大唐律法,也就更該為我大唐蒼生著想,如果只是一味的想著自己,此人成不了大器。”
李治跟武媚聽的一愣一愣的,尊師重教深入大唐血液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是天地之間最為正常不過的事情,天地君親師,這是恆久不變的道理,師父自然也更該愛惜、偏袒徒弟才是。
但兩人聽著孫思邈的話語,大有大義滅親,任憑李弘處置自己徒弟的意思。
不由得有些面面相覷,不明白孫思邈這是氣話還是真心話。
孫思邈笑了笑,於是把與李弘如何相遇,後來進入藍田縣後,又如何對待那個逃脫的百姓,特別是在慫恿李淳風前往沿海一事兒上,就說出了那:管你是出家之人還是入道之士,只要是食我大唐粟米,那麼你就有責任跟義務為大唐做出你能夠作出的貢獻來。
而也因為孫思邈在大明宮的關係,李弘在來到蓬萊殿後,也不過是被他的龍爹跟龍媽當著孫思邈的面訓斥了一頓,至於劉神威一事兒,自然是讓李弘立刻放人。
李弘也是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不過卻不再願意讓劉神威留在太醫署。
武媚瞪著鳳目直說,這大明宮還輪不到你一個太子來做主。
李治在旁邊聽的也是頻頻點頭,但孫思邈卻在這個時候又選擇了大義滅親,認為劉神威的心性確實不適合留在太醫院,就讓他跟著一同前往藍田吧。
少捱了一頓打的某人在暗地裡偷偷謝過孫思邈後,便被帝、後二人踢出了大明宮,警告道:“明日早朝再發生這種事情,看我不打死你。”
回到東宮後,李弘不由得感嘆道:“這皇帝看來還真是不好當啊,天天這麼多繁雜事情,不過有些都是自己找的。”
狄仁傑在等他,戶部侍郎敬暉也在,御史臺大夫李嶠、禮部尚書張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