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部分(第3/4 頁)
。
李弘又一次親了她一下,誇讚道:“聰明,當然不能是以滎陽鄭氏的名義了,當然是以東宮太子的名義了,這裡的村民跟我有緣,大唐太子殿下曾經住過,為村民辦一些實事,交給滎陽鄭氏去辦不就行了?至於各種費用,這些才是他們滎陽鄭氏的重中之重,如此一來,既能為朝廷,為太子培養一批認字之人,又能變相的削弱他們的財力、物力、人力,用不了幾年,他們也沒落了,認字之人也培養成了,各道州縣的學堂也辦好了,誰還會記得,是他們打下的基礎?能記住的不還是皇家的恩典?”
何況,李弘也不是隻這麼坑滎陽鄭氏,包括五姓七望的其他六望,如今都被李弘列在了名單當中。
如果不是這一次暫住這個小山村,他恐怕還無法想的出這樣的方法,也不會把自己的目標由高往低的下降。
如今的他,不求能夠普及大唐的百姓能夠全部識字,除非他真瘋了,才會如此以為,但如果能夠區域性的普及孩童、少年認字、讀書,懂得寫名字,哪怕是有個名字,就足夠了。
婚喪嫁娶時,不再是跑出三十里開外的地方,花去一天,甚至兩天的時間,請唯一的先生過來給主持。
甚至有時候,不得不把村裡的其他男性村民一同喊上,一是顯示其對先生的尊重,二是希望能夠萬一碰到其他村子正好也請先生時,能夠在氣勢上壓倒他們,而後率先把先生請到村子裡來。
白純內心忐忑的繼續趴在李弘的腿上,李弘撫摸著白純的秀髮,兩人就如一對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夫妻一般,坐在門口曬著太陽,安靜的聊著閒天。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李弘除了上山打獵,或者是被村裡人接濟一些粟米外,便是挨家挨戶的實地考察,看看每家到底有幾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被他統計在內。
而白純這幾日,則是安靜祥和的琢磨著,自己能不能教好這些孩童,而後按照李弘給他的建議,結合著自己的想法兒,開始構思著學堂上的每一步。
這個時候無論是李弘,還是白純,都有些懷念芒種等人,如果有他們在,這些瑣碎的事情的也就不需要自己親自來操持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親力親為的細小事情,經過短時間的懶惰後,便開始找到了其中的樂趣,這讓他們兩人開始樂在其中,不知疲倦的計劃著。
但……並不是任何事情都能順順利利,統計完了共計九十七名男男女女的孩童後。便是要開始新一輪的艱苦遊說,希望村民們願意把自己的孩童交給他們,學會讀書認字。
李弘想到了其中的難度會很大,但讓他想不到的是,這比在朝堂之上,跟那幫混跡朝堂多年,一個個變成老油子的朝臣們說理還要難。
跟朝臣他還可以拿事實、擺論據來說服朝臣,實在不行,碰到魏徵那樣貨色的,寧死不從的,也只好拿出尚書令的權威,強行實施。
但這些村民並不是能夠用各種道理說服的,哪怕是你說的口乾舌燥、面紅耳赤,村民們也是往牆角一蹲,悶著頭不說話,至於讓孩童們學習識字讀書,在他們心裡是不會苟同的。
自己不認字,不也娶媳婦了,生孩子了,活了大半輩子了?
為何就非得認那些曲裡拐彎的東西?何況有一個三十里地外的先生就足夠了,沒必要浪費勞力去習字讀書的。
不認識又不是沒辦法養活自己,那些識字之人,都是高貴的人家學的,自己的孩子……算了吧,還是放羊吧。
一天下來,李弘滴水未進,三十多家農戶跑了一半,最終說服了不到兩家,只有一家是完全同意,另外一家還給了他一個外交辭令:原則上同意。
這樣的結果氣的李弘站在家門口,如同這山村裡的山野村夫一樣,遙指著三十多戶人家直罵娘,特麼的知識改變命運懂不懂!特麼的不讓孩子認字唸書,你們就得一輩接一輩的活在這裡,永遠也沒辦法走出去,永遠也沒辦法看到外面的世界。
白純站在門口,賢內助一般的靜靜看著氣急敗壞的丈夫,對著山村破口大罵,時不時還要幫襯著丈夫兩句,希望能夠藉此讓他消消氣。
一晚上都興致不高的某人,在第二天天一亮,在白純的侍奉下洗漱完畢後,拿起門後的弓弩就出了門。
這讓賢內助白純一陣驚愕,不會這麼快就放棄了吧?還是說準備打獵去發洩一下?
“您……您不去勸說了,要去上山打獵?”白純擦了擦手,看著要出門的李弘,輕聲問道。
“打什麼獵我!這幫刁民吃軟怕硬,我帶著弓弩去,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