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第1/4 頁)
抵械某嶽鋨峭猓俊崩畹┪ё趴字駒幾�瘴┱輳�槐嘖獠揭槐嗶┵┒�浮�
“我……孔府向來不在乎學子是哪國人,只在乎他的品行是否端正,是否符合我孔府育人、受禮學說,而不會因為他是哪國人……。”
“那既然如此,為何就不能前往安西等蠻夷之地呢?倭國人是人,還不是我大唐人,都當的起你孔府學說,我大唐的親子民,卻當不起你孔府學說,我就納悶了,你的名望、家世是倭國給你的嗎?”李旦看著孔志約欲辯白,則是打斷再次質問道。
“我的名望、家世都是承蒙先帝與陛下不棄,給予臣等一切尊貴……。”
“我大唐給了你一切名望,你卻要讓倭國學會學說來攻擊我大唐,說你吃裡扒外有錯嗎?”李哲趁許彥伯不備,突然間也站了起來,冷冷的看著顏惟貞說道。
“英王敢保證安西蠻夷學會我華夏之先賢典籍,替他們識文造字後,他們便不會在與我大唐為難,不會再反出我大唐?”顏惟貞同樣也是向前一步,看著站起身的李哲質問道。
“想要他們不再反出我大唐,就勢必要讓他們與我們同文同種,用你們的先賢典籍為他們注入我華夏民族的靈魂與圖騰,而不是一味的放棄他們視他們為蠻夷之地!當年孔子還知道周遊列國,看世界各國的不同,雖然只不過是在春秋列國之間遊說,但好歹他知道去看一看不同文化的國家,而後總結出有利於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而你們呢?只不過是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戴上儒家大賢的帽子,在長安城裡作威作福,無論是你顏惟貞,還是你孔志約,你可曾去過安西,你可曾瞭解過那裡的民風,到底是彪悍、還是質樸,還是真如你所言那般,蠻夷之地混不講理?自從皇兄重整安西到現在已經近十餘年,你可有一次想過離開長安,前往安西蠻夷之地、土蕃蠻夷之地視察一番?你只不過是憑藉著你的印象在這裡把安西化為蠻夷之地,你只不過道聽途說的,把安西的大唐黎民百姓,是做不懂禮數、不識禮法的蠻族,但你可知道,他們在皇兄這些年的發展中,已經不再是你想象的那般?”
“英王此話差矣,難道英王在安西還曾深入瞭解……。”
“不錯,我不單率兵與大食、吐火羅、突起施作戰,同樣我還要檢視安西都護府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是不是已經脫離了我印象之中的惡劣形象,而事實就是,安西的富庶、安西百姓的禮數並不是你們口中所說的如此之差!”李哲當然有這樣的發言權,他在安西東征西討近一年的時間,那裡的民風到底是彪悍還是質樸,是野蠻還是文明,他最起碼比這兩個貨要清楚的更多。
歷史上不論是大唐還是其他朝,特別是這些以中華民族主流文化自居的文學大儒,他們基本上很少有人願意踏出中原之地,前往其他地方查探民情,而他們即便是要做的拱衛皇權,也不過是在朝廷的威壓之下,為了保住他們家族的驕傲與名望,不得已而為之。
大唐此時最為出名的外使有誰?王玄策譭譽參半,朝堂之上提起他的名字依然是忌諱,畢竟他的出使西域等國,雖然曾經做出了多數驚為天人的舉動,一人滅一國甚至都被李弘掛在了嘴邊,引以為傲。
但話說回來,除了王玄策外,還有誰曾經出使過其他國家?玄奘算是一個,可也不過是為佛義而去,從來不曾把華夏民族的文化帶出去。
而上一世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華夏民族的偉大與包容力,在大唐顯得尤為的明顯,可我們在包容其他外來文化的同時,可曾向其他地方真正輸出過我們的文化?
即便是上一世,我們在歷史的遺蹟中,能夠看到的便是最為著名的絲綢之路,而絲綢之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顯然不是把中華民族的文化輸送出去,而是依託著士農工商裡最底層的商,把我們的華夏民族的商品販賣出去,從而達到了上一世歷史遺蹟中的影響力,為此我們還歡呼雀躍,驕傲不已。
可曾想過,中原以外的土地,為何對我們的中華民族歸屬感、包容性並不是很接納?
其中原因,不外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個儒術被統治者們慣壞了,給了他們足以安逸生長的土壤,讓他一邊為皇權服務,一邊享受著皇權蒙蔭給他們的名望。
少了競爭對手後,加上身後皇權統治者的支援,讓他們變得安逸起來,讓他們不用再去為他們的儒術文化尋找更多的培育土壤,從而使我們的主流文化,只能在中原地區生根發芽,卻永遠不能被他人接受。
最後,卻是如同上一世一般,我們需要大費力氣的花錢,在各地開辦孔子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