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部分(第2/4 頁)
暉的情況敘述了一番。
聽著兩人的敘述,以及腦海裡腦補著權善才跟蘇宏暉那凝重的神色,李弘便不由自主的笑出了聲:“沒想到我這不過是跑到那一條路追憶一些過去,倒是讓他們如同驚弓之鳥般,不得安穩,倒也好,讓他們繼續心驚膽戰、夜不能寐吧。”
“告訴驚蟄,李倩與裴守德那裡撤了吧,估計等明日我前往青城山時,他們就該趁機進入成都府,來找機會見狄仁傑了。”李弘把手裡最後一塊鮮肉遞給了海東青後,而後才起身在花孟的侍奉下洗手。
自始自終,海東青則是都一直穩穩當當的站在李弘肩膀上,無論是李弘起身還是彎腰,那傢伙就跟長在了李弘肩膀上似的,桀驁不馴中甚至是帶著一絲挑釁的看著花孟跟獵豹。
在花孟跟獵豹心中,太子殿下是至高無上的尊貴,沒有人可以比他地位更高,哪怕是你這隻猛禽,也不該仗著殿下的寵愛,老是站在殿下的肩膀上。
但自從上一次花孟想要拿下李弘肩膀上的海東青,被李弘阻止後,這隻鳥兒就開始記仇了,對花孟就開始沒有好臉色了,只要看見花孟,就會用它那雙陰狠的讓人心底發顫的眼神,死死的盯著花孟。
烏鴉會記仇,但海東青會記仇,李弘還是頭一次看到,而且這傢伙不光記仇,還會報復。
好幾次趁著花孟不備,在從自己肩膀飛起時,都會從花孟頭上掠過,而後撲閃著巨大的翅膀,用鐵鉤一樣的指甲,把花孟頭上的幞頭抓落,然後仍在地上。
最後還不忘往前飛的時候,回頭挑釁的看著,追趕頭頂脫落了幞頭的花孟一眼,而後才會洋洋得意的振翅離去。
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好幾個月,無論是花孟還是獵豹,都受到過它的挑釁,但礙於李弘的恩寵,兩人對這隻鳥兒也是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次海東青抓著花孟頭頂的幞頭,往前飛的過程中,扭頭挑釁花孟時不小心撞到柱子上以後,這傢伙才算是放棄了報復花孟幾人的這一舉動。
但即便是放棄了,每次看見花孟跟獵豹,或者是驚蟄與芒種時,這傢伙都會用它那陰冷的眼神,注視著人家,彷彿是在警告人家:給老子小心點兒,哪天趁你睡著了,把你眼珠子給你摳出來。
784 青城山
東漢漢安二年,張天師張道陵來到青城山結廬傳道,創立了本土的真正宗教:道教。
同時也使得青城山成了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而此時的青城山上,已經是道觀遍佈,甚至每一座山峰上,都能夠找到一座座道觀跟虔誠的信徒,所有遍佈在青城山的道觀,有的是以傳經佈道為主,有的則是傳授武藝為主。
遊俠在大唐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民間團體力量,他們行蹤隱蔽、飄忽不定、神秘莫測,時不時便會挺身而出做一些劫富濟貧、打抱不平,而後讓滿城百姓齊聲叫好的事情。
他們不在乎這件事情的對與錯,是否違反了大唐律例,在他們眼裡,只要是富家商賈跟普通百姓有了矛盾,那麼必然是富家商賈的錯。
所以遊俠在大唐很是興盛,他們願意幹著一些大唐捕快沒辦法乾的事情,他們願意不受約束,但卻喜歡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為天下冤屈之人鳴不平。
久而久之,遊俠之風在大唐便越來越盛起,青城山的道觀,在結合了外來武術的融合後,便開始開館授徒,傳經佈道。
青城山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如城郭,站在大唐上清宮向下俯視,便像是左右前三個方向齊齊向主峰靠攏一般。
所以常道觀作為大唐“政府”出資建造的道觀,變成了青城山上第一道觀。
曲徑通幽、小橋流水、峰巒重疊,整個青城山用一個“幽”字便可概括,加上一年四季任何時候的氣溫都很宜人,所以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要麼是為修身養性而來,要麼是為練武強身而來。
一路前往主峰方向而去,並未向後世那般有著諸多的景點,雖然道觀密佈,但此時期的人們顯然更喜歡貼合青城山的幽字,所以選擇建造道觀的地方,往往都會選擇在幽靜的半山腰,或者是山林較為稠密的地方,從而在建築商就達到自然結合的境地。
權善才與蘇宏暉已經是氣喘吁吁,但反觀李弘以及他身後的兩名太監,包括更靠後的一百名親衛,都像是剛剛開始登山一樣,一點兒也不覺得吃力。
行人絡繹不絕的山路上,大部分的遊人都已經被前方開道的另外一百名親衛隊,支到了其他山路上。
而在山下,權善才與蘇宏暉準備的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