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部分(第1/4 頁)
說到了最後,依然還是由不緊不慢的姚崇再次說道:“如果在下能夠與三位大人配合默契,能夠為陛下分憂解難,在下心中自然是非常樂意,但……在下現在不得不給三位大人潑一盆冷水了。”說道最後,姚崇看著三人不解、疑惑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搖頭苦笑了起來。
狄仁傑聽著姚崇的話語微微愣了一下,但還是率先開口問道:“姚大人,如果我們四人能夠齊心協力,想必按照我們剛才商議的辦法,不敢說十拿九穩吧,但最起碼七成的把握可是足足有了吧?所以還請姚大人賜教,不知我等哪裡出現了遺漏,讓姚大人如今又是愁上了眉頭?”
“倒不是我們的計策出了問題,就是在下自掌管吏部以來,常年與各地方官員打交道,也實在想不出有誰能夠在咱們四人有心算計下,能夠安然無恙的全身而退。只是……王大人聽我把話說完。”姚崇看著王孝傑張了張嘴要說話,急忙以左手拍了拍旁邊王孝傑的肩膀,示意他稍等片刻。
於是接下來姚崇繼續說道:“我們在替陛下排憂解難的同時,卻忘了兩件事情,當然其中一件事情是在下吏部的事情,倒是與三位大人沒有多大關係。”姚崇看著三人的眼光,也不再賣關子,緊忙繼續說道:“這與我們四人相關聯的一件事情便是,我們是不是該由一人進宮,先探探陛下的口風跟想法兒呢?萬一陛下另有他策,我們如今討論了半天,豈不是枉費力氣?所以我們想要為陛下分憂解難,此事兒即便是暫時不讓陛下知曉,但我們也要知曉陛下之心意才行,此事兒恐怕到時候就得麻煩狄大人親自進宮,探一探陛下的口風了吧?”
狄仁傑、李嶠以及王孝傑聽到姚崇的話,莫不是認同的點了點頭,而後幾人便把視線放在了狄仁傑的身上,畢竟四人當中,狄仁傑如今跟陛下之間的關係才算是最為融洽的,雖然姚崇或者是王孝傑,或者是李嶠進宮都可以直接見到李弘,但論資排輩起來,即便是李嶠不不認為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會比狄仁傑重多少。
所以三人的目光望向狄仁傑時,狄仁傑便知道,這個探訪陛下口風的事情,只能是由他來做了。
於是當下也不推辭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明日一早便進宮探李弘的口風,而後狄仁傑看著姚崇問道:“那麼第二件事兒呢?雖然剛才姚大人說第二件事情只是事關吏部,但想必也是因為我等的計策所以才出現,不知道姚大人可否能夠透露一二,讓我等替姚大人……。”
“倒是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只是在下擔憂的是,如今隨著這五百多同僚參與了今日的冒死直諫,加上我們的策略從中斡旋,如此一來,地方官員的缺……對在下就是一個極為頭疼的事情了,畢竟此事兒也同樣事關重大,陛下與五姓七望為首的豪門勳貴攤牌、決戰,但地方政務同樣不可廢,不然的話,這對陛下也是一種變向的壓力吧?而且以我們的策略來看,此事兒想要完全解決最起碼也得兩到三個月左右,如此長時間裡,地方官員的缺位一直空置著,可不是一件對陛下,對我大唐社稷或者是百姓有利的事情了。”
狄仁傑聽完姚崇的話,而後看了看王孝傑跟李嶠,再次點了點頭說道:“看來狄某這一趟皇宮行是勢在必行了,不過姚大人也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就像你所言帝一件事情一樣,既然你能夠感覺到陛下可能會有其他策略,那麼說不準,陛下早就已經想到了,這五百多個空缺該如何補了,所以狄某明日進宮,一同探聽下陛下的口風,而後我們還在這裡相聚如何?”
“如此那就多謝狄大人了。”姚崇聽到狄仁傑如此說好,便緩緩站起來向狄仁傑行禮說道。
姚崇這人向來謹慎,或許也跟任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有關,向來說話做事都是滴水不漏,從來不給他人留有任何把柄,也從來不會欠任何人人情。
而今能夠在四人密談到最後,姚崇願意承狄仁傑這樣一個看似不大的人情,其實已經是在向三人遞交投名狀了,顯然是讓三人放心,在接下來的事情中,他姚崇決計不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影響了四人達成的默契協議。
就在四人緩緩從畫舫的房間走出來,爭執著誰來給今日的花費掏錢時,身兼國子監祭酒的李旦,則是在皇宮燈火的陰影,在宮女的引領下向李弘的宮殿走去。
剛剛從貞觀殿出來,在從母后那裡得知自己的父皇這一次眩暈症發作,並沒有多大的隱憂後,便順道拐了個彎兒,向李弘這邊行了過來。
結合今日在洛陽城內被近三千人冒死直諫的事情,李旦覺得自己身為大唐皇帝的弟弟,這個時候應該前往皇兄那裡,問問是不是有什麼自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