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個笑話……一樣。
而像太平洋那邊的國家那種,純粹是為了錢而戰鬥的軍隊。
張雲其實覺得還算好,至少士兵們,不管活著還是死了,或者殘廢,都能拿到一大筆錢,什麼都是虛的,錢才是真的!
而在張雲看來,給烈士家屬發放撫卹金,自然是必須的!
而且還必須重賞才行,但是這筆錢,死人能拿得到嗎?
很顯然,這個問題無解!
對於那些,為了張雲的事業,而前撲後繼,不畏犧牲,掛掉的人,張雲又拿什麼來,補償他們呢!
給他們的妻兒父母,一大筆撫卹金?
難道就真的可以……抹平他們的功績了嗎?
有句老話叫做功高……不過救駕!
但張雲認定,為了他的大業,死去的人才是功勞最高,最大的……
因為他們救的不是張雲的身體,而是張雲的精神,至於為何這麼說?
魯迅先生有句話說得很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對於這句話,張雲很欣賞,他本身就是一個真小人。
並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但是他一直信奉著一句話,他也一直拿這句話,當作自己畢生的信條。
人分成三種,“上者如能得長生,拋家棄子也在所不惜,絕情絕義,亦不當回事。”
中者為世俗掌權者,既然不能得長生,則必要得個青史留名,不管是為善為惡,都好,一切隨心,
為善者~為最廣大勞動人民爭取利益,比如西漢王莽。
為惡者為自身爭取利益,比如明末的東林黨,掌握話語權,說你善你就善,說你惡你就得是惡!
下者為小丈夫,而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至少不能在錢上有求於別人才行,這是一個男人最起碼的尊嚴!
很遺憾的是,從前的張雲,連小丈夫都當不上,但現在他有希望,成為這個龐大國度的實際掌權人!
張雲想過很多,他的未來施政方案,其中有一條,始終未曾刪減過,那就是土地,必須承包到戶!
這條規定一定要,寫進未來的法律,並且永不更改。
張雲沒穿越之前,曾經跟同事吹牛逼時,有人說,如果給咱穿越到了古代,這個土地就沒必要包產到戶了。
以免把農民都綁在土地上,大家都去發展工業什麼什麼的……
張雲每次聽得都想發笑,沒有能耐的下位者。
需要的是~最起碼的公平,而你把人家土地給剝奪了,人家拿什麼吃飯?
不是每個人都是愛因斯坦,畢竟,有本事能站在生物鏈頂端的人物,必然是極少數。
對那些有本事的人來說,吃大鍋飯本來也是不公平的!
而對最廣大最普遍的,平民百姓來說,能者上弱者下這句話,簡直就像是一個笑話一樣……
十個人當中能出頭的,不過是那麼一兩個,社會資源,全部都被那兩個人拿走了,剩下的**個人咋辦呢?
能者上弱者下,這句話本沒錯,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比如,矮點的長頸鹿早就掛了,根本就留不下後代。
其實人類也是一樣,縱觀古今無論是權力還是金錢,從來就沒有平等過!
張雲要做的也不是,讓每個人平等,那是所謂的如來佛祖,努力了一輩子,直到吊死在菩提樹下,都沒有做到的事……
張雲所要堅持的理想就是,上位者在錦衣玉食的同時,也要讓最底層農民能吃得飽飯,看得起病,住得起房,上得起學吧!
不然怎麼也對不起那些?為把自己推到這張位置上,而犧牲的累累白骨吧!良心更不可能得到安寧。
而張雲想到這裡,終於站起來,舒了一口氣,這輩子既然自己不能得長生,那麼作為一個開國君主!
就一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人生一世,不過短短百年。
張雲在心中默默的對那些,陣亡的烈士們做了個保證,反正人死後再是哀榮,再怎麼給烈士家屬,補償也是虛的,烈士們的英靈,也得不到丁點好處!
換成張雲自己是普通士兵的話,銘心自問,恐怕自己要的也不是死後的哀榮,以及家屬的優厚補償!
而是死的有沒有價值,反正人總是要死,但是為什麼死?
這個還是很重要!
記得小時候看到過的一篇課文,某黨士兵,臨死前對身前的孩子說的一句話:我是要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