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 頁)
那就是收復臺灣,並且封鎖整個東南海域,徹底終結清政府,從海外獲得軍火的渠道,如此就可以關上門來,慢慢收拾它了!
這種木殼戰艦,是張雲專門從後世抄襲過來的,當然為了結合此時的戰爭模式,亦進行了一些修改。
畢竟張雲並不需要前裝火藥炮,來作為它的主要武器。
張雲需要的是可以將130加農,和155加榴兩種火炮,搬到船上來使用的堅固船隻。
這樣一來,依照張雲所指示的樣子,造出來的木殼戰艦,自然就跟此時流行的船隻有區別。
不過對於張來說,只要可以用就可以了,畢竟相對於這個時代還在使用的前裝火藥炮來說,130加農炮和155加榴炮兩種火炮的先進性,自然領先他們100年不止……
因此,張雲所需要的僅僅是可以承載兩種火炮後坐力的一種木船,並不需要它有多麼先進!
……
隆隆的炮聲正在三亞附近的海面響徹天空,同時進行的就是士兵的水性訓練,幾萬士兵趕鴨子一樣,被軍官們趕向海面……
要知道這可是正月天的水,就算是在三亞這種地區,這個月份的水,也熱不到哪裡去。
更何況還要加上木船甲板,到海面的四五米距離……這個酸爽!
當然這些事情,張雲並不想搭理,既然當兵就要有當兵的樣子,對於手下的軍官,將士兵們往死裡操練,張雲是十分喜聞樂見的。
更何況,不說這一次如何打臺灣,打下臺灣之後,張雲還需要臨時組建的水軍,幫助自己封鎖整個東南海域,徹底圍困滿清政府!
所以他們以後的海戰還有的打呢!
至少在鐵甲戰艦沒有造出來之前,他們都需要在整個東南沿海,到處巡邏,一邊清剿海匪,一邊封鎖西方列強伸到整個東方來的爪子。
別的地方張雲不打算去管,但是整個東南亞,張雲可是視為自家後院的,等鐵甲艦造出來之後,張雲可是想把他們給強行劃到自己的版圖之中,當然從現在開始就要封鎖西方列強了,不能再讓滿清政府給他們輸血……
“砰砰……”
從四五米高的甲板上跳進海水裡,那個砰砰聲……不停地傳到張雲的耳中,這也是張雲願意放棄,觀看正在製造拖拉機的建造流程,來到海邊看他們表演的原因!
當然,張雲也並不只是讓他們練這個,雖說海軍需要水性好,可也僅僅只是一個標準而已,還需要其它的操控技術,比如說火炮等等……
木質戰艦每一艘都可以搭乘一兩千人,這樣違逆常理的事情!也就只有張雲才幹的出來了!
當初建造這一批木殼老式戰艦之時,那些福建的船工就有言在先,這一批船不能用來海戰,頂多是可以用來作為運輸補充艦……
可是張雲卻不為所動,老子的船又不是拿來經常使用,最關鍵的是,這船的主要攻擊力量,並不是這個時代的黑火藥前裝火炮,所以才會造出這樣莫名其妙的船隻來!
而在觀看了一會土兵訓練之後,張雲就扭頭轉身走了,僅僅留下一句話,讓在上次大戰立下大功勞的盧永旺,出任海軍司令。
其原本的第十一整合軍團司令,由原本的參謀長出任,張雲這樣也算是對在河南駐馬店那一戰,做了一個交代。
賞罰分明,本身就是奴下之道!
走在回工廠區去的路上,張雲在琢磨著,現在海軍算是已經成立了,雖然是一隻上不了檯面的海軍,就連他們的戰艦都不怎麼合乎常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再不合乎常理的戰艦,只要給它搭配上現代化的火炮,那麼在這個還遍佈是木殼戰艦的年代裡,它也是可以橫行霸道的!
雖然因為它的設計不太合理,導致船不可以進行遠洋航行,但是張雲也並不需要他們去遠洋航行,打擊別人。
僅僅是作為看家狗,張雲想這一批搭配上現代化火炮的戰艦,應該是可以勝任這個任務的。
如此也就放下了心,當然,這也是從情報上來看,目前的滿清政府之臺灣府,並沒有什麼出類拔萃的人物,也沒有多少兵力在其上駐防。
而且說來也搞笑,臺灣府現任的知府大人,葉宗元,就是1863年出任臺灣知府的……
而同樣也是這一年,張雲從後世穿越來到這裡……
腦海中回想起葉宗元的資料,張雲也只能嘆息一聲,這尼瑪還真是太巧合了,當然,就算再巧合,張雲也仍舊不想放過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