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死這麼點人就撤退了,真是把亞洲軍人的臉都丟光了。”在黃旗村金霸天看了最新的中央日報禁不住罵道。金霸天知道小鬼子一定有辦法的,這回怎麼對付自己手下的游擊隊呢,去山裡當野人還是去當洞穴人,好像都有可能哦,小鬼子一向是蟑螂命的。自己看過的報紙上不也說過,七十年代其實東北的深山老林裡還是有殘存的小鬼子被當地人看作野人——不只小鬼子生命力如此頑強,就是七十年代的羅布泊地區還是有殘存的馬家軍殘部的。(未完待續。)
PS:謝謝大家支援正版
第二百四十八章 神奈川
金霸天卻不知道這一次鬼子退出遼寧固然是因為遼寧一地鐵路公路線大部分被掐斷上面,更主要的是敗在糧食問題上。鬼子在城市中缺糧,而且非常嚴重。
掐斷主要的鐵路公路線這種事情金霸天1933年的時候派出了很少人員就做到過,那時候的鬼子可不至於像今天這樣倉皇退出遼寧,只是對前線的援助變少了一些而已。
那時候的鬼子對東三省地區的人民壓榨的還不夠狠,城裡的鬼子缺糧了在城市居民間搜刮一番就有大量的糧食可以用了。東北這裡因為氣候的因素長達五六個月的冬天什麼都不能耕種收穫,大家習慣性的在秋收後儲存大量糧食的。
如今東三省的城市局面是個什麼樣子,每天勤苦工作也不過吃點鬼子發下來的三合一而已。就是這樣的東西還要按人頭進行限量供應,鬼子對糧食的匱乏可見一斑。
東三省素有糧倉之稱,這糧食呢,自然是被鬼子拿去養兵了。可張大帥養兵四十餘萬財政上面就有些吃不消了,小鬼子在這塊土地上養兵的數量是張大帥的十倍不說,又要調糧回饋國內本島和朝鮮地區因為大量徵兵帶來的糧食產量下降所產生的饑荒。
如此連年的窮兵黷武橫徵暴斂這糧食要是能夠吃那才叫見鬼了,畢竟這塊土地上的農民和耕地數量在九一八之後也是呈逐漸下降的趨勢的——哪怕九一八之後鬼子從本島和朝鮮地區向東三省移民了八百萬之眾。
小鬼子最後撤退前的那些日子,遼寧各地城中居民限量供應的三合一面都斷了供應,那句話說的。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斷了最後的三合一面供應的城市已經不能再給鬼子帶來社會財富。放棄這裡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最後的三合一面不是沒有了,而是被鬼子的軍隊徵用了。也正是靠著這些黑黃色的三合一面,鬼子才得以將主力部隊和產業等財富得以安全撤出遼寧。
這樣的做法也給剛到遼寧的中央軍帶來很多苦難,剛剛接手的每個城市都是嗷嗷待哺的饑民——但是根據宋子文的理論直接將糧食送給百姓吃是最不合理的,這樣白髮糧食徒耗錢糧不說還容易引起民眾的惰性,現在最重要的應該是恢復遼寧各地的經濟。
遼寧各地城中固然困難,鄉間的地主還是有一定存糧的,只要健康的經濟體系恢復了,大部分人還是能找到口吃的。只靠著國家賑濟,你賑濟一時。就有人會就想著讓你賑濟一世。於是隨同大軍而來的不是各種賑濟,而是帶著民族資本的各類資本家在這裡投資設廠開礦辦實業。
因為金霸天手底下的游擊隊實在是將這個遼寧境內的鐵路公路以及橋樑等破壞的夠嚴重,宋子文決定以工代賑,召集大量臨時工人修復遼寧各地鐵路公路橋樑的同時給遼寧城中的難民找一口飯吃。
同時取消遼寧境內流通的廢紙一樣的偽滿銀行券,這個取消可不是用大洋來換偽滿銀行卷,畢竟現在長春偽滿銀行還在運作,大量的印製偽滿銀行券這保不齊就流過來了,這換到哪年是個完。南京政府只是宣佈偽滿銀行券為非法貨幣,銀行不收一分不值。僅此而已。你以前攢多了偽滿銀行券,對不起那是活該,沒拿你問個資敵之罪就是好的了。
黃老爺子最近也是經常長吁短嘆,中央軍來了固然姑且算是一件好事。但是村子裡——主要是黃老爺子家手中的偽滿銀行券可就真的成了廢紙了。
“您嘆什麼氣,中央軍的地盤上可是免了農稅的。今年和以後的農田的收成可就不用交稅了,這應該高興才是。”看黃老爺子精神不振金霸天勸慰道。
“免了農稅。真有這好事?”黃老爺子心中這農稅就是天下的根本,如果不是自家祖先想出這攤丁入畝的法子。我大清什麼的江山社稷都不可能延續到兩百多年——畢竟還有個胡人從無百年運呢不是。
金霸天一想也是,畢竟是鬼子的統治地區。怎麼可能流傳出對中央軍利好的風聲來,話說這免除農稅執行了也不是一年了,可就連離北平沒多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