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些年攢下的身家了。宋哲元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金霸天答道:“就是這個意思啊。”
宋哲元當然不是清廉如水的段祺瑞,大力金剛掌抓住盒子收入懷中說道:“這多不好意思。”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大家還不都是這麼過來的。”意思完,金霸天說道:“老哥,不是我說,這錢您就安心收著,您今年才五十。活到一百還有五十年好活呢,這一年一萬也下去一半了。
再說了,您現在是上將,親朋故舊找您拉一把的還能少了嗎。我家現在一個月至少有三五個山東金姓子弟來秋風的。這將軍的薪水是不少,可架不住這麼花的。馮國璋大總統威風八面,可為了解決這些親戚朋友的就業問題都去賣zhōngnánhǎi的錦鯉了。
這事大家不方便來,我在北平軍分部掛了號的就讓我來了。您也知道,老長官退下去了不年不節的大家走動的太勤了未必是好事。有事您一個電話,還是咱二十九軍的老哥哥。”
宋哲元收了禮後,心情愉悅了許多,說道:“明白,明白。告訴大家我身子沒事。就是年紀大了,想休息了。”
金霸天說道:“其實老哥想入政壇也不難,反正已經離開軍隊了不是。在zhōngyāng軍的地盤做個省長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宋哲元搖搖頭:“我要想做省長還不容易,我退下來的時候也想過,直隸,察哈爾,熱河。做個省長那是手拿把攥的事情。可是這省長我也代過真沒覺得有沒什麼好做的,我的志願又不是牧民一方。去當那個勞什子省長,徒增南京的戒心罷了。現在啊,二十九軍好,那些老弟兄們好,我也就放心了。”
“還是老哥哥虛懷若谷。”金霸天適時的送上一頂高帽子。(未完待續。
v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列車上的敗俗男女
第二百一十九章列車上的敗俗男女
辦完探望宋哲元任務,金霸天在天津還是有些地方可以轉一下的。例如親自開辦佔全資的利民拆船廠。
利民拆船廠的開辦源於南京zhèngfu的zhongyāng海軍噸位少和外售軍艦不足有直接原因。現在zhongyāng海軍滿載排水量總噸位一百萬噸剛剛出頭,這兩年出售的大約也就是這個噸位。兩百萬噸艦船看似不少,可也就船廠全功率運轉五個月的產量好不好。這船廠可是開辦兩年多了。
而且水下船廠還有一個壞處,那就是船塢中的噸位是固定的。和那些下地工廠可以隨意建設地下倉庫不同,裡面的船滿了噸位以後不運出去就不能再開工了。總不能把戰列艦航母都仍在山東蓬萊海面上曬太陽吧。
所以才有了利民拆船廠,每個月都有數艘結構簡單噸位適中,堆滿了各種機器或物資的船隻駛入利民拆船廠的船塢。到現在為止,利民拆船廠的三個船塢一千多人的規模,最多一月能拆掉萬噸級薄皮簡易船二十艘。很大程度上彌補了zhongyāng海軍擴張不足帶來的產能過剩,並給金霸天帶來很多小錢錢——這裡對外出售成品油,鋼板,管材,線材,各種機器,甚至瀝青。
對zhongyāng海軍來說,人才不足是海軍隊伍擴張慢的最大難點這和空軍以及裝甲部隊面對的問題一樣。海軍也是技術兵種,不是來個一月新兵訓練就能扛槍當兵的。1933年海軍人員不過三萬人,到了這1935年底海軍人員早就破了十萬人——包括船上的戰鬥人員和陸上的輔助人員,這裡面既融合了全國各地方艦隊的人才,南京zhongyāng摻的沙子,再加上向社會招聘的知識青年。
這種增長速度已經是突飛猛進了,連陳紹寬等人都沒有不滿意。就這樣很多艦艇上的崗位還在進行老帶新的工作,海軍司令陳紹寬等人最新的海軍報告書中明年夏天海軍噸位再增加百分之五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董事長來視察,利民拆船廠的陳老掌櫃自然是全程陪同,彙報了一下業務之餘,還帶著金霸天去船廠不遠的家屬院轉了一圈——過千人的工廠大家收入又不低,集體買地建房弄個家屬院住再正常不過了。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住這裡。
看船廠家屬院的小孩子沒大冷天的光著屁股跑金霸天是很高興的,問老掌櫃的:“陳老,看樣子這船廠的收入還過得去吧。”
陳老掌櫃說道:“好著呢,大工一月能拿七八十元,小工一月也有五六十元。去年年底東家給大家獎了一百元的花紅過年,這都憋著今年再上一層樓呢。”
這邊是朝氣蓬勃,產銷兩旺。不遠處的公共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