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和的騎兵第五師被佈置在喜峰口至羅文裕的左翼,鬼子還沒正式進攻呢,一個小隊的試探就讓整個騎兵第五師崩潰了。當時李福和不想將自己的本錢壓上去,派了手下的部隊頂在前面,可是官兵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啊,一想好啊你李福和想借著小鬼子的手來消滅我們的部隊,然後吞併我們的實力壯大自己。我們這些做旅長團長的人哪個不是情商超過180的人精,還能被你李福和算計到不成。
於是騎兵第五師前線各部未曾交戰便奪路而逃,這些部隊的崩潰又在騎兵第五師引起更大的雪崩反應幸虧都是騎兵,帶著心腹坐鎮後防李福和還沒明白怎麼回事他的騎兵第五師就總崩潰了。但創造的奇蹟就是騎兵第五師全線崩潰硬是沒讓鬼子抓到一個。還好當時劉汝明的暫二師立即頂了上去,總算沒讓局勢總崩潰。後來東北軍騎兵第二軍整編之際只剩下四個師,騎兵第五師的番號就沒了。
李福和帶著當年的那個騎兵團殺出重圍(有敵人嗎),最後帶了幾百兄弟躲到河南,這裡趟將眾多,多他們幾百人不多少他們幾百人不少。直至長城抗戰勝利結束將鬼子趕出熱河後,李福和發現南京居然沒有通緝自己(當時事太多,小魚沒顧上),有點飄飄然的李福和又跑出來以抗戰英雄的身份自居。…;
只是李福和也知道這個抗戰英雄的含水量,遲遲不敢去國府領賞授勳——去了直接領軍法處的槍子。
這兩年居於安陽至武安鄉鎮之間靠著收點保護費度日,李福和與幾百個兄弟覺得這坐吃山空也不是長久之計——長城抗戰結束馬上就剿匪了,還上山那不是找死嗎。
只是中央軍他李福和是萬萬不敢投的,這一去腦袋能不能保住還兩說呢,投靠各地有點實力的軍閥吧,誰又能保證他不吞併自己這幾百人馬呢?而且自己怎麼說在張大帥時代的中將師長,好歹是個將軍,總要指揮一個師把。可自己手下滿打滿算也就一個騎兵團,就是二旅四團制的乙等師也差著三個團沒著落呢。
前一段時間戰雲再起,李福和不是沒和鬼子的特高課聯絡,只是聯絡的人前段時間突然消失了。弄的李福和不上不下的極其難受,這吳迪銀申俠一來,總算讓李福和再次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希望——他是我的大救星啊。雖然這麼想,但是討價還價還是應該的。前段時間自己已經談到師長了,再談下去恐怕就能更進一步了,當個軍長或是司令也不是夢了。
李福和說道:“銀申俠老弟,這麼說吧,我李某人當這師長也有些年了。只是不知道當軍長的滋味如何。如果要當個實權的軍長,不知道要做到哪一步?”
“哈哈哈哈哈哈”狂笑中吳迪銀申俠用指點江山的氣勢說道:“太君不怕你有野心,只要不背叛太君區區一個實權軍長算得了什麼。”
說著這吳迪銀申俠看了下懷錶站起身來向著東京的方向三拜九叩中間“汪汪”叫了數聲,吳迪銀申俠行禮完畢後起身說道:“現在我皇軍以佔領蒙古歸綏百萬大軍勢如破竹,正在陝西,寧夏,山西三省間用兵。若是李將軍能起一支兵馬以奇兵之態幫助這皇軍奪下一省。別說一個軍長,就是一個省的保安司令還怕大太君不賞給你嘛。”
“這事恐怕有些難度。”李福和對於幫助鬼子奪下一省倒沒什麼心理障礙,但是他也得有那個能力啊,幾百兵馬也就相當於一個軍長的警衛數量,放在現在這交戰的三省都濺不起來一個浪花來。就是臨時招募個幾千人,可形成戰鬥力也需要時間啊,再說武器軍餉等自己幾乎是一窮二白。
吳迪銀申俠笑眯眯的從懷中拿出一封烤了火漆封口的信:“如果是你李將軍一個人謀劃此事,那難度是相當大的。可是,請李將軍先看完這封信再說。”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這就是軍閥
李福和開啟信件,一看才明白。原來眼前這位除了聯絡自己也聯絡了其他人,前西北軍將領後投靠山東韓復榘的吳化文此時是第三路軍手槍旅旅長兼濟南警備司令,此次第三路軍的手槍旅也在魯軍援晉的範圍中。吳化文在信中約定,到時候他的手槍旅進了山西,會選擇在和順一帶休整一下,然後等李福和部匯合共舉大事。當然信中這個大事是什麼,包括屋內的兩個人目前也只是有四五個人知道而已。
吳化文的個性李福和也是有所耳聞的,那就是絕對不會去上趕著打硬仗。雖然兩人一個前東北軍一個前西北軍,但都是軍閥嘛惺惺相惜,大家都差不多互相瞭解的。
李福和不瞭解的是吳化文之所以答應共舉大事,做為他的侄子——化名銀申俠的吳迪在這裡起了很大的穿針引線之作用。當年老長官投靠北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