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第3/4 頁)
三天後釋出,東鄉平八郞不贊成海軍繼續戰爭後,也微微皺了皺眉頭。但他陳府極深,沒有立刻回答近衛文麿,直到東久邇稔彥將他送走回來後才問道:“叔叔,局勢真的很糟嗎?”…;
東久邇稔彥雖然名聲不好,但也很想做一番大事,可田中和憲政會那幫人卻很忌憚皇室背景的內閣,所以見到大正天皇腦子不好後,就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裕仁 上,這幾年更是積極奔走各方勸說大家讓裕仁站出來。在他的勸說下,國內也的確出現了讓裕仁監國的呼聲,所以聽見詢問後眼珠一轉:“太子,時局的確非常的糟糕。美國和法國已經全部站在了支那楊秋 邊,現在英國也背叛我國,實在是可恨!最可恨的是,造成這種 況完全是我國的內耗,一個國家最害怕的就是不團結,支那人就是利用了我國內部出現的問題,所以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找辦法,而是立刻要有一位有威望的人站出來領導全國!”
他這些話說的已經極為露骨了,心裡早就躍躍 試的裕仁聽得心花怒放。這幾年大正天皇病 越來越嚴重,他 為皇太子其實已經開始幫助打理一些事 ,現在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更加果斷些呢?他看看桌上的《戰國策》,抬起頭:“叔叔,我記得前幾天有位叫永田鐵山的軍官向父親上書,表示應該聯絡俄國遏制支那?能不能將他帶來見見我?另外最好在多找一些有活力的年輕人,我想見見他們。”
有活力的年輕人?!東久邇稔彥激動地連連點頭,心裡更是打算好了趁機把與自己交好的岡村寧次等人也趁機一起找來,走到宮門外更是長呼一聲。。。。。。讓不明所以的 衛以為這位又看上了哪家姑娘。
書房內,裕仁皇太子手放在戰國策上,良久後慢慢起 走到門口撥出一口白霧,忽然想起了楊秋在推翻北洋統一國家時說的一句話。
“這個時代,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站起來,承擔起國家的未來和命運!”
那麼, 本是不是也到了應該洗去老邁政治,讓年輕人站出來呢?
。
。(未完待續)
第五二一章 上海公報
牆角的自鳴鐘滴滴答答,1919年最後一個夜晚在時針的跳動中慢慢過去。
上海南洋大學是全國聞名的高等學府,1914年中美教育合作展開後,該校不僅與美國哈佛大學攜手,楊秋還親自過問並捐款十萬擴建了新校舍和學區,他本人也成為該校民國後的第一任校董。凌晨時分,宿舍區早早就沸騰起來,學生們加快速度梳洗整理,然後鋪開橫幅寫上大字,每個人都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連那些不住在學校裡的學生都趕來了,女孩們不顧嚴寒全部換上自己最漂亮的旗袍,等待迎接重要時刻到來。
1920年的第一天,對全中國來說都是無法複製的重要時刻,經歷愚民的滿清時代,看著他們將一塊塊國土割讓出賣,已經逐漸麻木的中華兒女被一聲驚雷震醒!1911年的槍聲,宣告了昏庸和無能的結束,一個年輕人撩開時代大幕,站在了所有人面前。
國防軍初建漢口,武勝關的回馬槍,小倉山的崛起!橫掃西南的豪情,躍馬中原的暢快!血戰青島,鏖戰奉天,第一次收復失去的國土,簽訂第一份對外勝利條約!梳理洋務遺風,實施免費教育,興辦學校,建設工廠,振興國防。1916年初次訪歐,出兵換建設計劃拉開大幕。百日鏖兵的鍛鍊,瑞尼韋爾龍嘯的震驚世界!西線的慘烈,東線的運籌。程城法案推動。。。。。。當巴黎和會落幕時,中國已不是原來的中國!沒有人認為這是個完美的中國,也沒人自大認為中國已經擠入世界強國,但當前赴後繼的年輕人用生命和鮮血換回了國家的發展契機後,誰也無法否認。。。。。。這是個,美好的中國!
9年來,楊秋率領國社黨的年輕人。率領他親自建立起的強軍,讓世界重新認識了古老東方蘊藏的力量!9年來他帶給國家最重要的東西不是財富,不是金錢更不是蓬勃興起的工業和國家建設。而是自信!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自信!青島大捷,瑞尼韋爾大捷。。。。。一東一西兩場驚天動地的戰役,讓洋大人們在說話時不自然放低了聲音。讓國人漸漸直起腰桿,旅順山頂的“永鎮山河”碑,就是民族甦醒的見證!
時間進入1920,歐戰後的黃金十年拉開大幕時,屹立於東方數千載的中國沉淪了數百年後,迎來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不到六點城市就開始喧譁,學生、國社黨員、休假的工人,市民和商人向著剛剛興建的四馬路廣場走去。這是一個可以容納數萬人的仿歐式上海遠東廣場。它緊挨著即將收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