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3/4 頁)
到坦克汽車,從各類機床到民用鍋爐,從大口徑重炮到小小子彈,還有無線電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重工業結晶的蒸汽輪機。。。。。。。…;
和漢陽、江南一樣,重慶走的也完全是楊秋設定好的一條捷徑。就是集合全國和全世界華人技術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不斷培養擴張。正常的話這需要大約10到15年時間,但歐戰卻催化縮短了這個過程。大量歐洲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被請進來成為骨幹,然後又抽調工人去英法實習,最後還從俄國撈到數千優秀人才。光有人還不夠,可1916年時英法為拉攏中國出兵又提供大量寶貴的精密機器,最後是海量的軍工訂單幫助迅速渡過早期財富累積階段,這才有了重慶工業集團。
重慶人對這家集團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由於它存在,整個重慶直轄市都煥然一新,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子弟在裡面上班,徹底改變當地農業經濟模式,還帶動了大批下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大重慶工業區一點點形成時,自家的口袋也鼓了不少。恨的則是自打有這個集團後,附近幾十裡地就再也沒多少好天氣,因為無論什麼時候開啟窗戶,天空都是濃煙滾滾遮天蔽日,連20公里外的重慶市區內都沒能完全倖免。
剛上岸的張文景也不自覺捂住口鼻,這股子焦硫味實在不好受。
前來接他的雷猛見狀呵呵大笑:“這味道是難聞了點,聽說每天早上江灘上都一層煤灰。。。。。。呵呵,連打漁的都跑光不來了。”
“所以說當初選址時副總統還真煞費一番苦心。這一帶居民少田地也少,要是建在重慶市區裡面,我估摸幾十萬戶人家都別想開門透口舒服氣了。”重慶遇上的徐秀鈞從後面鑽了出來。他倒不覺得氣味有多刺鼻。反而饒有興致的遠望廠區,感慨道:“天地乾坤烏雲蔽日,這才是工業盛世的景象。要是全國各地都能像這樣,何愁國不富民不強呢。”
這個雄心壯志惹得考察歸來的張文景哈哈大笑:“你可真敢想,連美國都做不到全國搞工業。不過這片黑雲也橫行不了多久了!鄭部長他們已經派專人去瑞典學習減少黑煙排放的技術。聽他們說,等改造好後黑煙破壞就能減到最小。”
“瑞典?這麼小國家能有這本事?”雷猛不信,晃著比胡蘿蔔細不了多少的手指比劃幾下:“我看地圖。那地方還沒我們湖廣一地大呢。”
“國家小不代表技術差。”考察半年歸來的張文景氣質變了不少,談話時終於有了大國財長的架勢,介紹道:“歐戰前。瑞典就是僅次於歐洲六大強國的工業國家。尤其是冶金技術,全世界現在半數的優質軟鋼都是由他們造出來的,軸承、液壓和成套機械不比德國差多少。戰後德國大量企業轉移到了那裡後。現在更是興旺很多。”
雷猛聽說小小瑞典居然這麼厲害,也張大嘴巴讚歎道:“難怪前幾天總司令去鍊鋼廠說,要加強特種鋼材的研究,軟鋼還被排在第二位點了名呢。聽吳青度廠長說,他們重慶自產的軟鋼只有歐洲1910年的水平,很大部分還要靠進口。”
張文景說道:“豈止是進口這麼簡單。去年全國總計進口了270萬噸各種鋼鐵,軟鋼約有15萬噸。可就是這15萬噸,價格卻相當200萬噸的粗鋼!你想想,要是自產能節省多少?”
“我的媽呀,15萬噸就敢賣出200萬噸粗鋼的價格?這不是搶錢嗎!”雷大少校鼻子裡都在冒粗氣。眼睛發綠呼呼道:“那為啥不直接買裝置和技術回來自己造呢?我們的工人不行就從逃難來的老毛子裡挑,反正這幾天總司令還在為安排他們犯愁呢,總不能白養!”…;
徐秀鈞知道,張文景這次率團出訪不僅是開闊眼見,聯絡各國銀行界和財長那麼簡單。也肩負採購裝置和技術的任務,所以出去時浩浩蕩蕩帶了兩三百工商界的代表。見到他邊說邊笑,不由問道:“潤秋(張文景字)笑得如此歡暢,難道是買到這個技術了?”
“瑞典人倒是肯賣,不過要價是一座水城鋼廠!”大家沒等到張文景的答覆,旁邊到有人替他回答了。扭頭看去是國社秘書陳果夫。他這段時間一直在歐美活動,作為國社黨務代表聯絡歐美政黨加深關係。徐秀鈞沒想到他也回來了,笑道:“果夫什麼時候回來的?”
“六天前到的欽州,聽說副總統在這裡就趕來了。”
雷猛連忙接過他的行李交給警衛員後,想起剛才的話追問一句:“果夫,瑞典人真開價一家水城鋼廠?”
“是啊。”陳果夫剛點頭,雷猛就再次倒吸口冷氣。身為楊秋的警衛營長,他這些年也學會很多東西。雲南和貴州交界的水城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