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第3/4 頁)
還清所有債務。。。。。。。
楊秋笑完後點點頭:“我是來還錢的,但不是1美元,是500萬美元!”
“什麼?500萬美元!”
這個數字讓特勞恩猛地站了起來,猶如見到一個怪物般。這是多好的機會啊,因為當初簽訂的是馬克貸款協議,規定全部用馬克幣值計算,所以中國完全可以用1美元從市場兌換4。2萬億馬克一次歸還,德國政府還必須找錢。。。。。。。
但現在楊秋居然準備還500萬美元!他,他瘋了嗎?
楊秋沒瘋,他也知道這是賴掉債務的好機會,不過和債務相比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說道:“您可以放心,我的確是來還錢的,500萬美元的瑞士銀行支票隨時都可以簽字使用。”
換在以前,被賴掉1500萬美元,威廉二世會直接下令艦隊去遠東搶回來,但現在特勞恩和德國政府甚至還很激動。畢竟對此刻的德國來說,500萬是一筆相當巨大的外匯收入,可以幫助數十萬失業工人。但他也知道,楊秋絕不會做虧本買賣,即使中國政府獲得幾十億美元的歐戰收益,也不會白白浪費幾百萬,所以嚴肅地問道:“那麼您希望得到什麼?”
楊秋向嚴玉秋招招手,將厚厚一疊美元現金放在特勞恩手邊後才說道:“特勞恩閣下,我需要一些工人,熟練的高階工。我可以每週向他們提供8美元的工資,只需要工作50個小時,還可以安排他們的家屬在中國暫居,來回運輸也都由我來解決。”
特勞恩瞬間明白了,皺眉道:“想讓興登堡總統答應您公開在德國招募技師和工人?”
楊秋點點頭,繼續招募德國技師和工人的想法是在建造臺灣島級重巡洋艦過程中誕生的。雖然這些年東挪西湊也有幾萬德俄奧等國技師在華工作,而且萊茵蘭計劃來的還都是高階工程師和技術專家,但技工問題還是很嚴峻。…;
最簡單例子。國內正在大量修建水電站,又馬上要開始建造戰列艦,但大型水輪機和複雜的船用曲軸卻始終無法自造,全部需要外購!其實設計資料萊茵蘭計劃中有,裝置張文景訪歐時買回來好幾套,但工人卻無法將裝置和圖紙立刻轉化為實物。大家也想了辦法讓洋老師手把手教,可產能和質量都很差!目前又沒有能提高效率的數控機床,幾十噸的曲軸和水輪機轉子全要靠大型機床和手工一點點削銑出來!按照鄭廷襄的說法,光是維持一條曲軸生產線和一家水輪機廠,就需要至少4千高階技工。
普通技術工中國已經能自己培養,但高階技工可不簡單。這需要大量理工知識,需要教育普及等等是急不來的事情。但國家建設偏偏等不起,尤其是歐戰後對外出口基本穩定,茶葉、生絲、桐油和菸葉等等還是主要大宗商品,附加值不高,導致國家外匯日漸緊張。所以光是此次建造12艘巡洋艦向法意採購曲軸就耗資千萬美元。這筆錢太冤枉了!所以鄭廷襄和工業部建議,再從德奧等國引進一批技工,將這些極重要高階製造業從現在“華工為主洋工輔導”改為“洋工為主華工學徒”,先解決國內建設急需,再用洋師傅帶徒弟的辦法用四到五年時間手把手帶出一批人來,然後一點點的將生產線上的洋工換成華工,逐步逐步地解決。
根據這個想法,國內還需要至少3到5萬高階技工。別看數量嚇人,但實際上對歐美來說這點高階技工並不多,德國就有近百萬,所以得知馬克危機出現後,楊秋就再次把心思動到德國身上。
但中國不是美國,貿然來德國招人恐怕會引起反感,也不利於中歐關係,所以乾脆拿錢鋪路走高層路線。
楊秋解釋完後,又拿出一疊美元:“這是請您幫忙打點用的。您可以放心,我會保證技工們在華安全和生活,還會發放專門的工作簽證。如果興登堡總統還不放心。。。。。。請准許我從猶太裔中招聘。”
猶太裔?這倒是可以。特勞恩也不喜歡猶太人,全世界都不喜歡。如果把他們中的高階技工塞去中國,還能解決德國失業問題,所以答應下來:“我會盡量去試試,儘早給您訊息。”
“謝謝。”
。
。(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五七七章 搭上胡佛的線
送走特勞恩後,王正廷始終不解楊秋為何喜歡用猶太裔,怕他不瞭解這些人在歐洲和各國為何不受歡迎,提醒道:“副總統,猶太裔不僅在德國不受歡迎,在世界各國都不怎樣。最近他們大量湧入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屢起衝突,雙方互相敵視,還出現多次武裝衝突。我們在內志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