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部分(第4/4 頁)
馬加丹人發現的金礦和銀礦,不久前還找到汞和鎢兩種極為重要的礦場。
隨著一個個好訊息被傳回日本,殖民者愈加瘋狂,帶來大量採礦裝置的同時還強行帶來近5萬朝鮮礦工。
但這裡每年只有5月到10月能進入礦區工作,其餘時間溫度都在零下10°左右。最嚴酷的12月至2月,溫度可以低到零下50°以下,完全不適合戶外工作。日本由於不瞭解。第一年抵達這裡後沒注意急凍天氣,導致短短五天就有600多士兵和2700餘礦工死亡,還有上萬人因為凍傷不得不離開。
這片帶刺的寶地對任何資源大國來說都如同雞肋,但對飢渴無比的日本來卻太重要了。歐戰結束後大量歐美商品開始衝擊日本國內市場,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加上幾內亞地位才剛剛確定,移民工作緩慢,能否找到礦藏誰都不知道,所以鄂霍次克海地區就愈加關鍵,廉價原材料是日本唯一能抵擋歐美商品傾銷的辦法。所以這裡現在成了日本最主要的原材料輸出地。看著別人在自己國土上的掠奪資源,無論如何都是件傷心地事情。但他現在自顧不暇,莫斯科也答應讓日本繼續在鄂霍次克海北方開採急需礦藏。…;
剛剛解封的海港迎來了日本商船,糧食和寄養讓熬了半年的馬加丹渡過危險,碼頭上的工人和士兵興奮的揮手叫喊,舒米亞茨基則搖搖頭,準備回去收拾行囊離開,卻突然聽到一聲叫喊。
“舒米亞茨基同志,能再次見到你真是太好了。”
“維經斯基同志?!馬林同志?!”
商船上,兩張熟悉的面孔走了下來。舒米亞茨基嚇了一跳,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裡見到兩位老朋友。維經斯基和他是多年老朋友了,兩人以前都是東方負責人,但在十月革命後他回到歐洲參加內戰,在伏龍芝手下任東方面軍參謀,主要是為伏龍芝提供東方情報。而馬林更是享譽歐洲的第二國際運動的骨幹,他還是第一位注意到南洋的黨人,將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