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三十式步槍,大炮也只有120門。何況自己還沒捂熱呢,就要被先拿走一半!而且之前打下藩庫後大家才知道,瑞澄早就把剛收上來的秋稅秘密轉走了,現在只剩下不到80萬現銀,可楊秋倒好,張嘴就是100萬!
這明顯就是挾寇自重,太無恥了!
黎元洪皺皺眉,對楊秋這麼大胃口也有些不滿,但如果情報是真的,真有那麼多北洋軍來恐怕這點軍械還不夠!而且42標也的確是太薄弱了,從軍事來看漢口和漢陽又是首當其衝,首義大都督雖然能流芳千古,但他更不想死,如果不盡快修建些防禦工事就真麻煩了,所以想了想後寫下了幾個字交給雷猛,剛要叮囑時門外卻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軍械,不能動!”
。
第六十三章 首戰劉家廟
灌滿泥沙的草包厚厚堆砌形成半圈,只在正面中間露出一尺寬的空隙,形成了臨時的炮兵掩體內,炮位後面被平整的挖出一個斜坡,這樣一來需要更換陣地時,就可以迅速拉出大炮進行轉移。
十八門七生五克虜伯野戰炮一字排開,每門炮後面都蹲著十幾位炮兵,一些還拿著紙筆,倒不是炮位需要那麼多人,而是司令部準備借這次難得的實戰機會,讓新炮手們更加直觀的學習如何使用野戰炮。
姜泰按住軍帽,來回在炮位之間穿梭,無論是新炮手提出多麼奇怪的問題,他都會解答,還會親自督導讓新炮手們進行實戰射擊。
起義第二天他受邀張文景和宋子清的邀請加入了右路軍,開始也就是因為當初三營的事情憋口氣,加上起義當夜士兵暴亂像他這樣的軍官很多都被逼褪下軍裝,成功後他們居然還要臨時找都督、眼看清軍殺來不思立刻清剿四周卻急著分派權力,就覺得很沒意思。剛才誓師他也在場,不管楊秋這人如何,有句話說的沒錯,軍人沒那麼多屁話,大炮才是說話的傢伙。
過了江後他就立刻被任命為炮一營營長,十八門德國產克虜伯七生五野戰炮讓他樂跳了起來,要知道湖北新軍中大都是五生七山炮,這種新式野炮也只有幾門而已。
才一天時間,這支躲在漢陽集訓了兩個月的隊伍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同,他們紀律嚴明、執行命令毫無折扣,尤其是在對岸內鬥不斷,三鎮也剛剛光復人心不穩時,司令一說打楊家廟,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開拔,果斷幹練得的令人折舌!光是這種軍人說一不二的作風,讓他對加入這個團體也多了份期待。
“開炮!”
隨著他的大喝,十八枚炮彈穿梭而出,眨眼間對面的劉家廟火車站上方就已經騰起了數團黑紅色的硝煙,大塊大塊的磚瓦在爆炸下飛卷而起。
由於炮手不足,這次行動只投入了炮1營,可足足一個炮營也不是對面倉促逃出來的殘軍能抵擋的,不到幾分鐘劉家廟就陷入了濃黑的硝煙之中。
臨時指揮所內,嶽鵬放下了望遠鏡:“司令,是不是該讓步兵進攻了?這麼轟下去……。”閃了眼旁邊臉臭臭的張文景,笑道:“怕是文景。。。。。。臉要更黑了!”
張文景能不臉黑嘛,他是後勤總長啊!自己這邊現在最缺的就是炮彈,槍炮廠倉庫裡繳獲的大部分都是五生七炮彈,儲備的七生五炮彈總計就三千多。這倒好,楊秋居然還要求進行二十分鐘火力覆蓋,按照每分鐘三發計算,也要消耗掉七百二十枚,要這樣打的話空不等和北洋交手就先陷入有炮無彈的窘境中了。等會得找槍炮廠溝通下,問問全速開工一天能造多少炮彈。思索間,嶽鵬撞了下他的肩膀:“對了,文景,剛才你那個捐款箱到底弄了多少?”
想起那個特大號募捐箱,四周響起了一片竊笑聲,別的不說,光是胡瑞霖“捐”的5萬,節省點就可以養活右路軍小半個月了。面對這個“無理”問題,張文景直接給了他個後腦勺,轉身問道:“司令,你說黎督他們會不會提供支援?要是沒有的話,靠槍炮廠難度很大。”
“怎麼會不支援,黎督是知兵之人,怎麼會看不穿漢口最危險。”
“那也難說,現在可不是黎督當家。”
問題惹來了大家的議論,宋子清偷偷看了眼楊秋,他是想得到支援還是得不到支援呢?得到支援,兩軍自然會慢慢融合。可如果得不到?讓滾刀肉過江無非就是要借他的嗓門和脾氣,但這樣一個人出馬拿不到的可能比拿到還大!他難道會不知道?或許他就是希望兩軍出現些小裂痕,只要等大嘴巴失望回來宣揚一下是如何遭到刁難,這邊剛打贏計程車兵就會心生怨恨,這可比嘴巴宣傳更好!兵就是這個樣子,越是有外部壓力就越團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