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本海軍在這一帶常活動嗎?”
問題讓王光雄一愣,還以為楊秋擔心日本海軍來襲,說道:“比前幾年好多了,以前這裡還經常能看到戰列艦,這兩年聽說日本軍費不足,所以戰列艦看到的機會小了很多,巡洋艦和炮艦還能經常見到,但他們一般不過臺灣,聽說是英國不喜歡日本過多進入南海。不過司令儘管放心,這次我們的航線都離岸邊不遠,就算沒洋人護航,三艘巡洋艦保護您和宋先生的安全還是能辦到的。”
隔行如隔山,楊秋對海軍一竅不通,大方向上他還能把握,但具體到實際航行作戰就完全抓瞎,聽說英國限制日本海軍出入臺灣以南後悄悄擰了下眉,換個話題:“楊敬修他們怎麼樣了?”
“老楊。。。。。就是性子拗了些,其它還行。”王光雄畢竟也是福建人,也不想撕破和大家鬧翻。他比楊敬修聰明多了,知道今天自己能指揮一支艦隊都因為這個年輕人的信任,知遇之恩當湧泉相報。但又深知楊秋其實並不滿意現在的海軍,怕他強行改革引發事端,忐忑說道:“司令放心,大家雖說嘴上不服氣,但心底裡還是好的。我們這些人就期盼能重建海軍,所以他們遲早會明白您的苦心。”…;
楊秋明白他的意思,問道:“去美英接收軍艦的水兵怎麼樣了?”
說起三艘即將交付的訓練巡洋艦,大鬍子臉色好了很多:“水兵去年7月就出發了,全都是我親自挑選出來的人,三位臨時艦長也選了在英國留學的年輕人,現在正在那邊進行訓練,最快今年五月三艦就都可以回來了。”王光雄說這裡搓搓手欲言又止,幾十歲的人了忽然想個討要糖果卻又不敢說話的孩子,讓人捧腹,楊秋瞪一眼後笑了起來:“有什麼就說吧,別給我搞怪。”
“司令,永績和永健號都快下水舾裝了,船臺空著也是空著,要不。。。。。。。”王光雄諂媚的笑道:“大夥對您支援海軍還自己造軍艦很是佩服,您看的是不是再建個十艘八艘的?”
“看不出來,你倒是真敢想!”楊秋拍了拍衣服上飄落的煤灰,白了他眼:“你知道永績一艘要多少錢嗎?換成我們西南發行的民元是130萬,鋼材也全都是進口廢鋼重煉而來,除了大炮外其它都是民用標準。。。。。。難道你想要十幾艘民船?”
王光雄撓撓頭,其實他也知道兩艘驅逐艦存在很大問題。江南廠雖然進行了大改造,理論上等到14年全部改造完畢後是可以建造萬噸級船舶的,因為美國已經答應向江南和湖北出售三臺中型船舶機床、但從提供的型號和尺寸看,造軍用艦船最大隻能兩千噸左右。因為軍艦和民船完全是兩碼事,民船可以像搭積木似的用鉚釘一塊塊組裝起來,但軍艦的龍骨因為需要更大強度和韌性必須一次成型,但江南和湖北目前都只有小型熱處理爐,這種小爐子用來建造民船龍骨和小塊特種鋼還行,真正的艦用型號需要使用動輒上百米甚至數百米的超大型熱處理爐,這種東西歐美根本不會賣!日本和英國結盟,日俄戰爭更是付出了十幾萬死亡的代價才買到一臺英國淘汰的150米長超大型船舶機床和一套裝甲鋼熱處理和淬火爐,就這個比歐洲差了整整一代的型號都被日本視為國寶,所以江南廠即使完成改造,也只能建造兩千噸無裝甲軍艦。
簡單說就是兩千噸普通鋼板的貨色,和日本海軍對峙的話絕對是一炮死。這種東西訓練和技術儲備還行,拿來打仗只能充當近海巡邏艦,所以楊秋才在建造兩艘後就停止了後續建造。
“再等等吧,過幾年日子好了多造些,十年內我肯定讓你指揮真正地大軍艦,但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利用上海南洋水師學堂和目前軍艦培養儲備人才。我已經想好了,等肇和、應瑞和飛鴻三艦回來後,就以你的海容艦加三艘訓練巡洋艦為骨幹,再加永績兩艘驅逐艦和6艘潛艇一起改編為第二艦隊,以雷州半島的北海和欽州灣為基地訓練人才,第一艦隊會交給楊敬修,你心裡要先有個底。”
王光雄還是有頭腦的,立刻明白這個第二艦隊其實就是楊秋準備繞開老海軍打造的新艦隊,這樣做即可以避免第一艦隊分裂,也可以培養屬於他的人才。只是欽州灣那邊還是荒灘,補給和保養上困難了些,除非能拿下最近的馬尾造船廠,要不然也挺麻煩的,而且還繞不開英國的干涉。不過他沒多說什麼,因為以國防軍目前的心氣和影響力,福建和廣東真要打也就是兩三月的事情,所以楊秋既然要這麼做肯定也考慮到了後勤問題。…;
越過主炮後,宋教仁和蔡元培正交艦艏甲板上一邊看風景一邊談著什麼,見到他走來立刻招招手。
距離上次兩黨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