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頁)
後,特勞恩再也忍不住了:“楊,你到底要做什麼?”
“我親愛的公使閣下,一會您就知道了。”楊秋神秘的買了個關子,等雷猛彙報完成準備後,四周已經站滿了不少德**官,在他們詫異的眼神中,二十位警衛連戰士突然發動了。
老警衛連擴編為中央警衛師後,新警衛連就成了專職保護楊秋和中央要員的獨立軍事力量,這些士兵全都是後世訓練法培養出來的,戰術動作非常迅速而標準,就連德**官都看的連連點頭,等到他們或匍匐,或攀爬抵達靶標50米左右時,一連串炒豆子般的槍聲猛然響了起來。
所有人只見到,他們裝備的那種怪槍陡然噴出大量子彈,將對面的木靶打的碎屑橫飛,好幾塊還直接把子彈打斷倒下。為了增強效果,這批特意帶來的斯登衝鋒槍也經過修改,最主要就是增加重量和修改膛線,所以命中精度比普通斯登更好。射擊、躲避、換匣,只短短十分鐘每位士兵就打完了5個彈匣足足一百發子彈!等到士兵收槍後靶標方向就已經一片狼藉。
別說特勞恩了,就連施佩和德國青島總督瓦爾德克都被如此猛烈的火力嚇了一跳,無法想象要是自己面對一支全部裝備這種槍的軍隊的進攻,會是怎樣可怕的下場。
其實衝鋒槍的弱點非常非常多,但在還沒人知道這種槍械的年代裡,眼前突然出現一支單兵攜帶,能在短時間內打出大量子彈的槍支時,震驚就非常非常大了,所以德**官們幾乎立刻就撲了過去,紛紛詢問是不是能讓他們親自嘗試一下。
楊秋沒阻止德**官試射,反而讓警衛連士兵認真指導,當然關於射程什麼的詳細引數就不用告訴了,事實上就算沒這些引數,很多德**官也一眼看出了這種槍的價值,單兵攜帶輕便不說,在城市、塹壕或者樹林等需要密集火力的地區價值非常大,目前他們感覺的唯一缺點就是彈藥消耗厲害。…;
“這是我親自設計的輕型單兵機槍,我叫他衝鋒槍。”楊秋繼續忽悠兩眼放光的特勞恩,故意嘆口氣:“這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槍支,我已經讓工廠製造了兩萬支準備替換部隊,可惜。。。。。。。”
正考慮是不是像以前那樣買下專利的特勞恩聽說他居然悄無聲息製造了三萬支衝鋒槍,眼角也不自覺抽了幾下,兩萬準備這種槍的部隊。。。。。。必須即刻重新評估國防軍的實力,所以他立刻豎起耳朵。
楊秋見狀心底暗笑,臉上卻一副苦澀:“由於彈藥消耗有些大,我的將軍們告訴我不可能全面裝備,所以我正準備把它們賣掉一批。”
特勞恩聽出來了,這傢伙搞了半天就是來推銷衝鋒槍的,不過這種槍意義重大,國防軍弱小後勤用不起,但德國還是可以支撐的,立刻問道:“不知道這種衝鋒槍要多少錢一支呢?”
“100美元。”
楊秋剛喊出這個價格,身後的蔡鍔就眉心直跳,身為副總參謀長後他能知道的事情多了很多,這種連名字都沒有的衝鋒槍造價不過20民元帶還2個20發空彈匣,除了彈簧是進口外其餘連最簡陋的機械廠都能造,楊司令一開口居然就將價格提高十倍!
連特勞恩聽到這個價格都皺了皺眉,楊秋見狀又加了句:“連同全部製造技術。”
特勞恩也不傻,不過對這批槍還是蠻感興趣的,畢竟從之前從他手裡買到的通氣管、迫擊炮、擲彈筒和新式75毫米野戰炮等等技術都讓德國獲益良多,遠超實際價值,但總不能不拿錢當回事,立刻表示如果能下降到100萬美元,德國就願意買下全部衝鋒槍和生產技術。
“150萬美元。”楊秋“痛苦”的咬咬牙。
。
#c
第二七二章 條件
檢閱完參演部隊提前離開青島時,楊秋連名字都沒改直接定名斯登衝鋒槍後,與特勞恩達成了出售三萬支的協議。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百;度;搜;索;:;小;说;网;
60萬民元變成300萬(150萬美元),軍火的確是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只可惜工業實力不足為了不耽誤本身裝備足足花了兩年時間才湊出這批斯登,二戰時英國靠小工廠一年就幾十萬,差距之大連他都有些意興闌珊。還好有技術概念優勢,工業能力越是完善資料機的作用也就越大,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