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3/4 頁)
也動員疏散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整個東南沿海,有些人恐怕就要動心思了。”
張文景的確有些緊張·別看這段時間財政部大筆大筆賺錢,但消耗也格外巨大。光是軍費每月支出就要萬,這其中最大開銷就是彈藥和各種各樣的作戰津貼·再加上外購原材料也上漲的厲害,所以他這個財政部長依然過著左手進右手出的日子。宋子清也知道他的難處,如果真要疏散江蘇沿海百姓,那恐怕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的經費了,安慰道:“從戰術上看日軍繼續登陸日照和連雲港並非不可能,但我個人推測在青島還沒拿下前他們也無力再開戰局,不過如果青島失利一。那麼就不排除狗急跳牆襲擾揚子江以北的全部海岸線的可能。但此事也並非不能解決,首先日本現在兵力不足且國內經濟困難,我們在奉天和山東實施堅清壁野戰術後,日軍已經基本無法就地獲得補給·現在全世界原材料都因為歐洲開始漲價,如果什麼東西都靠國內運來日本也耗不起多久,他們狂妄提出3個月解決我們其實也是在掩飾自己的虛弱。…;
蔡鍔也已經在膠南至連雲港之間擺上了一個主力步兵師和江浙贛三個預備役步兵師,蕭安國司令也已經抽調四個國民警衛旅增援該方向日夜巡邏海岸,3師和104師也已經做好了隨時北上支援江蘇沿海的準備,只要不是一個師團的登陸規模基本能確保至少守到主力部隊抵達實施包圍。此外副總統已經準備放棄萊州、萊陽和即墨東北的全部防禦·以空間將日軍主力吸引在這裡不能動!待青島定出勝負後擇機決戰。”
最後這句話讓張文景皺皺眉,山東不必關外,這年頭關內很多國民心中東北還是不毛之地,所以當初民黨想以關內十八省建國,並且讓出東北和蒙古新疆等利益才會沒多少人關心。而東北卻是關內大省,不禁擔憂道:“是不是太冒險了?山東可不是關外,忽然放棄這麼大片國土肯定會招致上下一片指責!”
“指責又能怎麼樣?”宋子清摘下帽子擼了下短髮,目光漸漸寒冷起來:“勝者為王敗寇,這是千古不變的規矩!你再想想,三年來漢陽休息過一?重慶建好後也是三班日夜趕工,司令為何這麼做?打北洋需要儲備300萬枚炮彈,需要每月能產一個師的裝備?需要耗資上億購買那麼多重炮和機槍?放心吧!司令帶我們走到今天花了三年!你認為他會容許失敗嗎?”
“我堅信,這次不會失敗!”當幾個參謀抱著檔案走進來時,宋子清擲地有聲目光透亮。
“轟轟轟¨。”
嶗山灣王家臺海岸旁陡升騰而起的一團團火球,似乎在回應南京辦公室內的談話,來自103師屬炮兵團的尚安邦來回在12個炮位間奔走查
這位武昌起義時吳兆麟一手提拔起來,起義當夜用57毫米過山炮轟開張彪提督衙門的炮手如今已經是103警衛師炮兵旅副旅長兼2團團長。和其它師不同,kb師是第一支建立炮兵旅編制的步兵師,並非楊秋和國防部多麼照顧這支在北伐中立下最大功勞的部隊,而是想借此試驗炮兵旅這種大編制是否符合部隊需要。
師炮兵旅共2團6營編制,包括一個150榴彈炮營、1個105遠端壓制營、2個105榴彈炮營和2個160毫米重型迫擊炮營·而現在他指揮的正是一個160重型迫擊炮營。
160毫米迫擊炮是5月才裝備部隊的新型遠端重型壓制力量,為何會出現這種大口徑其實很簡單,因為在迫擊炮量產後,漢陽和重慶就相繼研究加大口徑實現迫擊炮遠端和重威力化·但在炮管制造和軍隊如何攜帶上一直沒取得突破,楊秋得知後立刻將後世越戰中大出風頭的56式160毫米迫擊炮圖紙交給了重慶專門研究。
一開始由於缺乏無縫鋼管擠壓裝置,重慶只能採用鍛壓的老辦法,導致無需太高要求的炮管價格一直壓不下來,直到年初當塗訂購的美國無縫鋼管裝置開始投入生產後,重慶立刻訂購了一批特質160炮管,採用掛膠輪胎和雙馬拖帶·重量比原型稍重,拖帶能力也比較差,但在目前道路和卡車制約嚴重的情況下並沒太大問題,所以今年3月底被命名為震雷14款160重型迫擊炮開始投入小批次生產。
楊秋支援研製的理由更加簡單,因為160毫米迫擊炮的壓制級別相當於毫米榴彈炮,而且造價僅為日本38式150榴彈炮的五分之一,德國sfh13式150毫米榴彈炮的七分之一。除了精度和因為每次裝彈都需要先放平炮管,開啟連線口導致持續速度只能達到每分鐘一發外·高達米的射程比明治38式150還要超出近2000米。只要想到日本造一門的錢自己卻能造五門,威力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