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第2/4 頁)
微微一笑,扭頭看向窗外。黃金?他想要,但真正想要的是俄國窮黨公開宣佈撤銷全部中俄不平等條約的宣告!當然。。。。。。斯拉夫人的性格,只有被打疼。。。。。。才懂得妥協!
。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九四章 國家的角逐(四)
1919年9月,安集延。
布柳赫爾悄悄抵達這裡時,這座中亞絲綢之路上的名城已經陷入混亂和動盪,到處都是難民和準備離開的人群,數月激戰導致屍體和鮮血隨處可見。數十萬從吉爾吉斯和塔吉克逃出來的斯拉夫、烏茲別克、韃靼和畏兀兒人聚集在這裡,他們攜家帶口準備從這裡前往加富羅夫山口前往烏茲別克。
隨著東哈薩克等地蘇維埃被紛紛剿滅,數以萬計的窮黨成員和支持者被捕,安集延實際已經成為窮黨在東土耳其斯坦地區的最後據點。費爾千納方面軍在據守兩個月後,終於夥同從各地逃出來的窮黨黨員和游擊隊驅逐了這裡的白衛軍,加強了這座城市的防禦,目前已經有總計2萬人駐守在這裡。雖然堪堪穩住陣線,但如雪山般崩潰的游擊隊還是讓莫斯科和東方方面軍司令的伏龍芝心急如焚,他很清楚如果四個地區被清肅乾淨,那麼就可以宣佈杜托夫沒了後顧之憂!窮黨十幾來在中亞東部地區的辛苦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本來基礎就不強的蘇維埃土耳其斯坦地區政權很可能會連鎖崩潰!
所以回莫斯科彙報後,他就讓布柳赫爾來費爾干納幫助馬格子和蘇萊曼諾夫,並帶來戰鬥力較強的51師。布柳赫爾也很擔心,除了擔憂窮黨將徹底從四個地區潰敗外,也擔憂抽走51師後西哈薩克和奧倫堡方向會減弱防禦,可惜現在莫斯科已經決定要先剷除高爾察克和杜托夫,這樣就勢必要在這裡堵住中國國防軍以免其進入更加重要的南哈薩克和烏茲別克。
“歡迎你,布柳赫爾同志。”蘇萊曼諾夫見到他很激動:“你能來太好了,現在同志們急需支援。”
“請放心,伏龍芝將軍正在抽調更多部隊來這裡,南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部隊這幾天內也會抵達。”布柳赫爾幾句話先穩定人心後,問道:“你們的情況怎麼樣?還有多少士兵。”
“騎兵有三個團2300人,剩餘都是步兵。”旁邊站出來一位濃眉大漢。他就是馬格子(馬三成)。說俄語時有很重的陝西音腔,需要仔細聆聽才能分辯。他和蘇萊曼諾夫雖然僥倖逃出阿拉木圖,但剛組建起來的騎兵卻死傷多達三千,逃亡路上又遭到中國騎兵的瘋狂追擊。讓人想起半個世紀前的那次圍追堵截。如果不是熟悉地形搶先翻越天山,恐怕早已全軍覆沒。但即使如此,抵達這裡後也僅剩千餘人,武裝備幾乎全部丟失,最後只能加入費爾幹方面軍,和各地趕來的游擊隊一起堅守這個最後據點。
他繼續說道:“總人數2。2萬,大炮16門。機槍20挺。我們還準備從各地逃出來的難民中徵召士兵,但槍支卻不夠。”
槍支哪裡都不夠,重工業被破壞後紅軍還有幾十萬士兵在用長刀這種冷兵器呢,所以布柳赫爾也沒辦法,說道:“伏龍芝同志已經決定,將你們編為土耳其斯坦第2步兵師,南哈薩克和烏茲別克部隊編為第1步兵師。我帶來的51步兵師也已經抵達加富羅夫山口,一起組建新費爾干納方面軍。由我出任軍長、索科洛夫同志出入2師師長。蘇萊曼諾夫同志任政府,馬格子同志出任騎兵旅旅長。我們一起保衛南哈薩克、安集延和烏茲別克全,不能中隊繼續向西。列寧同志和黨中央需要我們守住這裡!”…;
聽說自己升格為師。大家都很高興,說明莫斯科終於下決心要在這裡大幹一場了!但布柳赫爾卻不樂觀,1師和2師雖然都是兩萬人的大師,但前身是雜牌游擊隊,成分複雜不說人員編制也非常亂,51師雖然是嫡系部隊但人數偏少,只有8000人左右。更糟糕的是武器裝備太缺乏了,全軍加起來大炮還不到40門,機槍不足百挺。。。。。。還不如國防軍一個旅,萬幸的是這裡都是山區地形複雜。國防軍遠征西北補給同樣極為困難,所以還有周旋的餘地。
“飛機。。。。。。敵人飛機!”
布柳赫爾正在安排作戰計劃時,驚呼聲卻已經從外面傳來。
衝出房子後他和眾人立刻看到,兩架三發大型信天翁運輸偵察機出現在安集延上空,一遍遍盤旋似乎在搜尋什麼。“這裡怎麼會出現中國飛機?”蘇萊曼諾夫很覺得詫異,要知道安集延距離東哈薩克卡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