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第3/4 頁)
武器彈藥支援,還派來一位叫蘇萊曼諾夫的政委。根據情報,此人應該是伏龍芝欽點的干將。
“呵呵,都湊一起了!“聽說伏龍芝也參與到此事中,白安民頓時兩眼森寒。去年初要不是情報及時,東線遠征軍差點就回不來了,而放開缺口引德軍進來的恰恰也是伏龍芝和高加索哥薩克騎兵師。冷哼道:“既然都遇上,那就乾脆一次解決吧!”
“唱起來。。。。。。!”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刀槍映血,心似鐵膽淚茫茫。漢家郎拔劍闖,誰能相抗山河血,千古沙場,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何惜百死報家國。。。。。。。”白安民揮手中,近萬漢家兒郎唱著軍歌沿著前輩們的腳步,揹著鋼槍,牽著大炮向阿拉木圖滾滾而去。
。
。(。。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八八章 中亞的風(七)
阿拉木圖戰雲一觸即發時,慕容翰和杜托夫也前後腳乎抵達卡拉庫姆。
四十歲的杜托夫出生於哥薩克貴族世家,1908年畢業於俄國總參軍事學院,和所有哥薩克貴族子弟一樣,是沙皇最忠誠的戰士。一戰中因表現傑出升任奧倫堡哥薩克騎兵團上校團長。二月革命後他一度改為擁護立憲,但十月革命和沙皇被殺的事情讓他與窮黨徹底決裂,英美扶持的高爾察克回來後,更是第一個宣誓效忠,也因此被任命為南方集團軍司令。
杜托夫有著極強的軍隊掌控能力,匯下不僅有數萬哥薩克騎兵精銳,還從糾集起中亞地區大量保皇派和地主階層武裝,總兵力號稱30萬,在西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等地與窮黨土耳其斯坦集團軍周旋,保護高爾察克主力的左翼。但隨著窮黨組建大量游擊隊活動與烏茲別克和東哈薩克等地,腹背受敵的他日子漸漸難過,所以聽聞國防軍要收拾這些地區,立刻趕來會談。
“杜托夫將軍,很高興您能來。”慕容翰伸出手時也暗暗打量這位被窮黨稱為土耳其斯坦匪首的將軍,圓筒捲毛高帽、黑色大氅斜搭在身後戰馬上,皮靴鋥亮軍裝整潔,腰上不僅彆著左輪槍,還掛著聞名世界的哥薩克騎兵刀。
杜托夫雖然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中國政府西北事務特派員,節制西北官員權利非常大。但他更在意後面的石小樓和吳佩孚等軍官,看兩眼後取下白手套禮貌的握手道:“我也非常榮幸能見到閣下。”他彬彬有禮的模樣很容易讓人忘記此刻的身份,但慕容翰卻知道,這個人是典型地屠夫,為打擊敵人在西哈薩克和裡海地區至少已經屠殺十幾萬窮黨支持者。
與吳佩孚等軍官握手見過面後,杜托夫目光扭向四周,見到這裡格外繁華有些氣惱。因為他認為這裡是俄國國土,乾笑兩聲:“閣下,這樣一座要塞修建非常困難吧?需不需要我們提供幫助呢?”石小樓微微一笑。他才不怕這些白衛軍呢。且不說他們需要首先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窮黨紅軍,光是英美支援都需要走中國轉運這一點,就足以這些傢伙不敢妄動。
慕容翰同樣不在乎。中俄任何一家崩潰前都是天生的仇家,所以彷彿沒聽見這句話,說道:“將軍,今天請您來是討論支援和對付窮黨游擊隊的。”
見到人家不接話,杜托夫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就嚴肅起來,說道:“是的,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杜托夫將軍。”進入會議室後,吳佩孚拿起教鞭告知目前的態勢:“為確保我國邊疆安全,我軍已奉命從這裡出發南下。配合喀什方向的步兵清剿阿拉木圖、比什凱克、安集延和塔吉克這些地區,為避免我們兩軍衝突,希望閣下立刻將這些地區的部隊撤出。同時我們建議閣下應向塔什干等地區調集部隊,防止這些人流竄至裡海方向。。。。。。。”
吳佩孚的話讓杜托夫很窩火,什麼叫立刻撤出這些地區?!但他現在又不好發火。德國雖然簽署《凡爾賽條約》戰敗。但英法的支援並不多,現在主要精力放在了鼓動波蘭參戰上,而向東方的支援越來越少。除了法國能從黑海向鄧尼金部提供直接武器支援外,自己和高爾察克都需要依賴海參崴和中國轉運。而且他們現在使用的彈藥都來自沙皇時代,英法的很多武器彈藥根本無法使用,戰爭結束後英法本身就存在大量無用物資。根本不可能繼續組織生產軍火,但烏拉爾以東被中國人無恥的搬空後,這一代已經不具備任何工業製造能力,部隊彈藥一直很緊張。…;
遠東地區唯一有彈藥製造能力的現在只有日本和中國。日本不用說了,就算向他們採購中國人也不會開放控制區內的鐵路,所以僅去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