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第2/4 頁)
資都很賺錢。但自從把海外這塊交給呂碧城打理後,一來因為工作忙沒時間過問,二來也因為這個年代的貨幣價值很高,他一直認為數額不會很大,所以聽到這個數字後也被嚇了一跳。按照目前價格,這筆錢足夠買三艘不錯的戰列艦,或者多采購8個裝甲師了!不過他不會這樣做,公私不分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想支援國家找徐秀鈞買建設債券就行了,何況這筆錢是有大用處的。
只是呂碧城這幅取笑的模樣讓楊秋恨得牙癢,大手一勾將她翻轉過來,對準屁股揚起巴掌就是狠狠幾下。呂三小姐吃痛下反而忍不住的輕哼呻吟起來,鼻音酥酥蝕骨,所以手才落幾下就停在臀瓣上撫摸起來。
“大白天呢。”呂碧城感覺到他的身體變化,媚眼如絲拍開作怪的大手,起身道:“說好要投資合成橡膠和無線電的,好端端為何全調走,到底做什麼用呢?”
楊秋呵呵一笑將她抱在懷裡,攬著纖腰目光漸漸深邃:“德國敗了!饑荒和風瘟徹底斷送了他們打平的希望,年內結束已成定局。英法雖然獲勝但付出代價也極大,僅英國就總計出售了百分之七十的外海資產,軍費耗資百億英鎊,總損失約500億英鎊左右,相當於我們的5000億民元!而法國因為戰爭在國土內進行,更數倍於英國!而且他們戰前在俄國的大約200億法郎投資也因為窮黨上臺很難收回。比利時、義大利、塞爾維亞也都付出不同程度的代價。可以說這場仗打下來除了我們、美國、日本和後來那些小國外。歐洲參戰國都透支了未來二十年的國家經濟。
奧斯曼本身就沒多少油水。加之地處歐亞中心英法懲罰的力度會小很多。奧匈民族複雜分裂不可避免,英法也找不回多少損失,就只剩下德國這塊肥肉。所以戰後英法肯定會對德國採取極嚴厲懲罰措施。尤其是法國,這是他們稱霸歐洲大陸的最好機會,絕不會放過鉅額賠償要求。雖然我們也是協約國。但這個時候英法肯定早就把當初的分配協定全忘了,所以。。。。。。。”
蘭心蕙質的呂碧城聽到這裡明白了他調集資金的用途,黛眉輕擰問道:“所以你想趁德國投降前,從德國購買機器裝置。可他們會賣嗎?我們也算他們的敵人,而且。。。。。。。就算買到怎麼運回來?”
楊秋看她一眼,不愧是天下聞名的淮南呂三小姐,還沒說完就猜了個大概。不過現在這個時候想從英法眼皮底下運回裝置非常困難,所以萊茵蘭計劃的核心並非成套工業裝置。他拿起桌上薄薄的計劃書,說道:“從俄國搬回來的工業裝置足夠我們消化三到四年。七年工業發展後我們的工業自產率也在逐漸上升。鄭廷襄告訴我,雲貴水城鋼廠明年就可以建設,除耐火磚、重型軋機等幾種外。大部分都已經能自產。何熙再有兩年就要退役。他和幾個朋友已經在漢陽訂好了汽車廠使用的模壓機和鈑金機床。所以普通工業裝置對我們來說已經用處不大,大量進口反而會壓制國內廠商的研發能力。我們現在缺的是高階工業機床、成套精密裝置和技術人才!…;
德國是世界最強的工業國家之一。尤其是化工、冶金和光學三項技術上無出其右,而這也是我們目前最大的點。英法嚴懲德國肯定會限制其工業發展,搬走成套裝置補充自己,還會限制商品出口,徵收高額懲罰關稅,這樣一來德國工業能力勢必會迅速衰弱。沒機器對德國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資金斷裂,優秀工人和技術人員流逝,所以我讓秉文他們現在去德國,不僅要買一些以前買不到的專利技術,還準備引進一些人才。”
呂碧城想想說道:“技術應該能買到,現在這個時候,只要價格合適他們肯定願意換錢,可人才。。。。。。他們恐怕不會放手。大公司最重視人才了,肯定不願意放人。”
“我沒想過要從他們手上搶人,我只是想要這批人在這裡待幾年,幫我帶批徒弟出來。”楊秋說道:“你想想。對克虜伯這樣的大公司來說,一旦德國失敗他們肯定也會遭到英法嚴懲!衰敗速度會很快很快。公司衰敗人才就會流失,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只能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技術工人離開。秉文此去就是給他們機會,用技術換錢,交易同時由他們派遣技術專家來指導我們五六年時間。這樣他們不僅能得到寶貴的資金留住工人,還能在英法嚴格限制的情況下將技術人員派遣到遠東儲存下來,不被英法美搶走,還能借我們的手重起爐灶。”
呂碧城問道:“那他們會答應嗎?這對他們風險很大,會害怕人被我們扣下。”
楊秋呵呵一笑:“真正核心的技術專家他們是不會放手的,而且也肯定有很多人對我們不屑一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