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第3/4 頁)
裡夫將軍!”姜泰拍拍身旁早已嚇呆的俄國女人的臉龐,環視四周一圈後臉色慢慢變冷:“由於貴國政府的背叛,奉協約各國聯席會議的命令,從此刻起由我軍接管伊爾庫茨克的防禦。希望。。。。。。您能配合!”
協約各國聯席會議。。。。。。胡老三眼角直抽抽,自己怎麼沒聽說有這個機構?但這句話聽在謝里夫和俄官們耳朵裡就大不相同了。難道列寧那些人已經做出退出戰爭的決定了?
其實無論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協約各國聯席會議這個機構,也無論謝里夫怎麼選擇,在16旅數千將士的突然襲擊下,連線中亞和東亞的戰略要地,毫無防備的伊爾庫茨克要塞城的槍聲僅響了不到半小時就再次回覆寧靜。
到第二天早上,伊爾庫茨克要塞城周邊30公里範圍內的居住區和需場被全部控制。事後戰果統計,擔負突襲任務的第16旅中總計傷亡16人,其中4位死亡士兵是因為前往小需區時與大部隊走散導致迷路後凍死,被發現時已經過去10天。撇開此次意外,16旅完全沒有遭到任何成建制的對抗,甚至絕大多數士兵都沒扣動過扳機。…;
當然,能以極輕微代價舀下一座防禦完善的要塞城市完全因為俄軍毫無準備。據突擊士兵說,他們衝入兵營宿舍和炮臺後很多俄軍士兵甚至還在呼呼大睡。
最終2300位俄國駐守士兵被火車轉運海拉爾,與其它地方運去的俄軍一起集中看押,楊秋對待這些士兵還比較友善,因為這些士兵將來都要還給俄國反對派的。只有少部分俄人被留下,收繳武器後充當要塞城管理者,負責管理生活在這裡的幾萬俄國百姓和從歐洲逃出來的難民。這些人再也沒機會白吃白喝,女人們被集中起來負責負責要塞伙食、加工皮毛,男人必須在監督下每天工作15小時,開採急需的煤需和各種金屬需石。
短短一夜,炮臺、哨卡、電報房、火車站、發電廠、水泥廠、煤炭加工廠等要害部門已經全部換上恢復平靜的華工和同16旅一起抵達的技術人員。從海參崴向西的火車被連人帶車扣下,從烏拉爾回來的火車同樣被扣,電報房依然每天如常傳遞訊息排程火車。。。。。。。在強大武裝,伊爾庫茨克要塞城很快就恢復了平靜,隨著後續部隊越過要塞繼續向託木斯克等地進發。從東到西整個西伯利亞荒原都如同被病菌感染了一般,一連串的小城市在風雪中被吞噬與外界失去正常聯絡。
。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四四章 背叛(完)
聖彼得堡,晨光璀璨。
太陽還沒升起,三輛奧斯丁裝甲車就等在了冬宮門口。
車廂內,秦劍非常認真地擦拭著自己的佩槍。這是一把德國造毛瑟自來得手槍,選這種在俄國非常罕見的槍支僅僅是因為國內漢陽廠也仿造過這種槍。不知不覺他已經在這個國家潛伏了四年,時間讓很多記憶都開始模糊,他只知道自己現在的名字叫米爾伊凡,一個流落至黑龍江又無意中加入了窮黨的韃靼人,身份是赤衛隊政治委員。
所以從烏克蘭回來後,他就又變成了忠誠的窮黨戰士,和所有窮黨黨員一樣全心全意投入由他們發起的制憲選舉工作。但當一個月的工作終於走到盡頭,當全俄國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今天這個日子時,他才發現自己竟然對今天也非常的期待。
他當然不知道,期待這天的還有楊秋。就在昨晚,數萬將士已經以第二批援俄東線遠征軍的偽裝快速接管了小半個西伯利亞,再次用“預見性”的目光部署好對付北方的大殺招,就等待今天這個時刻到來。事實上就連電報房都不清楚那裡發生了什麼。因為前往西伯利亞的鐵路只有一條,有線電報線也全沿著鐵路線架設,只要掐斷兩頭,中間這片廣袤無垠的世界就會成為聾子瞎子,而能夠隨時隨地不受地形影響的無線電卻因為沙皇時代的不重視,至今也只有海軍和少數部門擁有。在這個電波效率低下的年代,從海參崴發電報被地球背面的聖彼得堡收到的機率比中獎還小。
將每一粒子彈擦得光可鑑人後,他又用力將它們塞入彈匣中,當十枚7。63子彈緊湊的重疊在一起閉上槍機後,列寧和斯大林等人已經出現在臺階上。眼尖的他發現,幾人全都眼睛紅紅佈滿血絲,臉色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等他們鑽入車子後,秦劍向護衛隊揮揮手示意出發。然後自己坐入了副駕駛席。
這是為列寧和斯大林等政治局委員專配的裝甲車,拆除了多餘部件後面能容納六個座位。此刻除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