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影響。
解決的方法就是儘量多地將功能電路,製作成積體電路。但這樣一來,製造成本也將隨之高企,超出初期預算。
驅動器緊趕慢趕,在五一節前總算拿了出來,軟盤卻又遲了一個多月才製造出來。
軟盤的質量很好。
採用了優質磁粉,使用電鍍沉澱技術,軟盤的磁記錄密度達到了1。6M以上。不過因為按照郭逸銘要求,採用了分割槽、分磁軌、扇區等規劃,軟盤的記錄容量被確定為上下兩面各80個磁軌,18個扇區,每扇區512位元組,總容量為1。44M,是日本方面製造的3。5英寸盤容量的兩倍!
陳中等人還是有些遺憾。
實際上,這次研發由於趕時間,很多工藝流程都沒做到最好。
如果多深化一些加工工藝,一切都按最佳工藝流程製造,軟盤的容量還能更高,突破2M應該是輕而易舉。就算抵近IBM推出的5。25英寸盤4M容量也有很大可能。
在這個個人計算機剛剛露出萌芽的時代,各個公司都在研發自己的計算機產品,根本說不上統一。為了適應當前國際上種類繁多的計算機產品,軟盤驅動器採用匯流排資料介面,並根據通行的幾種資料介面電路,研製了相應的轉介面,以用於不同的計算機。
“這就可以了!企業研發應對的是市場需求。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最好’這種認知。再好的產品,幾年過去,也就成了淘汰品。只要能趕在市場飽和之前,及時將基本符合使用者要求的電子產品推上市,贏得認可,就可以說是一次成功地開發。
我們這次快速研發,也是一次預演,讓大家熟悉如何在市場做出反應之前,迅速推出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市場這東西,領先一步就能步步領先。能搶在其他公司之前大撈一把,賺得盆滿缽滿,比精雕細刻,努力推出最好的產品更加重要!”
郭逸銘對這次研發還是比較滿意的。
陳中等人的技術能力,在國內也是一流水平,很多細節無需他指點到位,只需要提個頭,他們就醒悟該如何去實現。
雖然他們這樣的研發能力,要想獨立做到國際領先屬於是強人所難,但要在他的規劃藍圖下,按部就班將產品設計意圖實現,那還是綽綽有餘!
郭逸銘要的是一群能夠實現他意圖的高階技工,嚴格說來,陳中他們都有些浪費了。
樣品出來,實際使用的效果也非常令人滿意。
資料的讀、寫、儲存效果,表現都很優良,速度也還差強人意。軟盤驅動器電機轉速不高,只需要300轉就能滿足需要,國內電機也能輕鬆做到,就是個頭稍大了一些。
基本的使用效果出來了,接下來是更加苛刻的極限測試。
要測試軟盤的極限擦寫次數、要測試溫熱極端環境對軟盤資料儲存的影響、要測試驅動器的極限使用壽命、找到驅動器易損部件和電路……
產品定型前的工作,還有很多。
郭逸銘將這些瑣碎的事情,一股腦交給陳中他們,自己卻陷入了煩惱。
樣品是做出來了,可如何大規模生產?
國產元器件品質差、個頭大,專門定做的話,一是不知道廠家有沒有能力生產,二是即便能夠生產,能否滿足大量訂貨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第三,專門定做成本肯定會隨之上升。
國產的伺服電機能用,但還是較大,聲音也很響,他隔著老遠,也聽到電機轉動發出的巨大噪音,讓人有些心煩意亂,降噪系統還需要改進……
電鍍是高能耗、高汙染專案,利潤微薄,自己不想做,打算找個廠合作。要是自己去聯絡,這個技改費恐怕也要自己出錢……
磁性材料生產線也是一樣,都是他不想要的落後技術,很快會用新技術來代替,專門建個廠,剛收回投資,沒賺多少錢就又落後,然後再建新廠……
實在有些划不來!
唉,一項一項要解決的問題堆積如山,都是些高成本、低迴報、很快就會被淘汰的專案,他著實不想掏這個錢。
他在這裡獨個煩惱,董老可是眼睛都瞪圓了。
他可是全部看在眼中。
這個專案沒有多大的保密價值,軟盤驅動器本就不是郭逸銘未來的重心所在,只是一塊敲門磚,順便從市場上狠撈一筆而已。
董老來現場參觀,他也大大方方讓對方隨便走、隨便看、隨便問,就是相關的實驗資料,也允許對方隨意查閱。這些東西他不重視,董老可是識貨的人!磁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