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頁)
處理器個人計算機12836臺!實現銷售收入265萬美元!
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這可不是動輒百萬的大型計算機,也不是一臺就要幾十萬的中型計算機,連每臺售價高達數萬美元的小型機都不是。
那些大公司們還在繼續觀望,還需要花更多時間對市場做更多觀察之後,才會決定何時行動。這些大公司自持身份,並不急著馬上就拿出他們生產的品牌機,來和這些總資產可能不過十幾萬的小公司同場競爭。
現在銷售的,都是平均售價僅為1372美元的廉價機,全都是低成本路線的小公司出品!
但就是這樣一群不起眼的小公司,銷售的也是那些大公司不屑一顧的“簡陋玩具”,竟然聯手打造出了一份,連IBM、DEC、通用電器等國際計算機巨頭都不敢想象的巨大銷售業績,怎麼能讓人不驚訝、不震撼。
所有西部計算機公司的人,都為個人計算機市場之巨大,而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假如這個銷售資料能夠持續一個月,那本月的銷售量豈不能達到38萬臺?這比去年蘋果公司一年24萬的資料,都還要多上一半還不止!而這個資料如果再放大到以年來計算,那全年的銷售資料更是將達到450萬之多!
這是個令所有人都為之目眩神離的天文數字。
……
“我是一家商業公司的採購經理,當然,我是替公司採購。我們公司的業務部門需要添置20臺個人型計算機。
……為什麼不買蘋果公司生產的AppleII?呵呵,AppleII是臺好機器,在當時來說價格算是很便宜了。但現在你看看,到處都是1200到1300美元左右的個人計算機,既然可以選擇的種類這麼多,我又何必一定要購買蘋果公司的產品?”
——《舊金山新聞》在舊金山大賣場採訪一位公司使用者語。
“奧爾森打了一手好牌,他向全世界公開技術,等於將全世界的硬體廠商綁到了他的戰車。不但讓DEC的盟友重新恢復到當初全盛時期,而且還更加壯大。IBM這次要面對一個比當初的DEC,更加強大的敵人!”
——《華爾街日報》編輯馬丁評論。
“天啦,大賣場裡的人簡直多到爆!不過我很幸運地搶到了一臺,要知道當時伸手揮舞鈔票的可不止我一個人,而銷售員卻選中了我,我想今天一定是我的幸運日。我早就想擁有一臺個人計算機了,可價錢太貴了。蘋果公司的計算機還是很不錯的,但他們太封閉了,所有的硬體都是自己生產……
是的,以前大家都是自己生產自己的產品,做一個封閉的市場。
不過奧爾森卻改變了這一切!他作了一件好事,他公開技術以後,雖然會讓DEC蒙受一些損失,但對於全世界的計算機愛好者來說卻是一件幸事。我可以想象,未來的計算機硬體,都可以安裝到任意一臺別的機器上,而不影響使用,這簡直太棒了!”
——《新聞集團》記者採訪一名計算機從業人員對方說的話。
……
當第二天西部計算機公司大賣場的火爆銷售狀況,被各大媒體當作熱點新聞報道出來,並將電話採訪西部計算機公司,頭天的銷售資料公佈出來,全美都被這個不可思議的銷售資料給震驚得口不能言。甚至連昨天經歷了那番火熱現場的小公司們,他們自己在面對這份資料時,同樣也感覺如在夢中。
DEC同盟內的所有計算機公司被這個資料所震撼!
IBM及團結在它旗下的計算機公司總裁、高層管理人員、普通職員被這個數字震撼!
全美的計算機公司從業人員被這個數字所震撼!
當這股餘波繼續向更大範圍擴散時,有更多全世界的計算機相關人士為之失語。
如果要讓他們形容一下,當他們聽到這個訊息時的心情,所有人都會不假思索、用不同的語言、異口同聲說出一個詞:“震驚!”
他們震驚於美國人民的消費能力之強。
但歸根結底,他們更震驚於個人計算機市場竟然是如此之大,大到即便是對此最為樂觀的人,在事預測出來最樂觀的數字,此刻都需要重新對這個市場做出新的判斷——也許翻十倍,才能相對準確估計出這個市場之大吧……
失語只是短短一瞬,隨即,全美計算機界都爆發了。
那些矜持著,遲遲不肯及早進入這個市場的大公司,紛紛發表了將盡快進入個人計算機市場的宣言。那些一直在IBM、DEC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