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說什麼話,孩子們不懂事,你做師傅的,怎麼跟一班青毛頭慪氣!小張,還不快給你師傅賠禮道歉!”錢師傅、姜師傅、史師傅聽他說出這種重話,趕緊都跑了過來勸他。張光明也一再表示自己錯了,幾位老師傅圍著好言勸了很久,才讓何師傅勉強打消了請調回原廠的決定。但他也不肯就這樣原諒徒弟,向車間主任告了個假,徑直回家去了。
師徒間的冷戰,持續了好一段日子,最終還是在張光明奉茶賠罪之後,才得以緩解。
下來的時候,錢師傅等人感嘆起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把老人放在眼裡,說著說著,便齊聲嘆息起來。
但話說完了,平時甚少說話的史師傅卻悶頭說了一句:“孩子們都大了。他們不像我們那時候,為了學本事,師傅又打又罵,都是應該的,作家長的還會鼓勵。可現在年輕人自尊心強,也報紙上也再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我覺得,以後啊,能夠不打,還是不打了吧……”
其他幾人低頭沉思了一陣,嘆了一陣氣,便就散去。
接下來的日子,張光明等幾個徒弟,驚喜地發現師傅們對他們說話的方式變了。雖然看到不對的地方,也要吹鬍子瞪眼,有時候也會動手揍人,但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動輒又打又罵,更多地是開始跟他們講道理起來。
對於這個轉變,他們當然是高興的。說實話,他們對師傅都是很尊敬的,如果師傅們不是總用那種粗暴的肢體語言,來讓他們記住自己的錯,他們其實都對師傅們充滿了感激。現在師傅們開始尊重他們,他們自然也對師傅們還以更多的尊敬。
就這樣,一場小風波很快就過去了,可刀具磨損帶來的加工精度問題,卻始終存在。
數控車床能夠有很高的加工精度高、品質穩定,是因為伺服機構在起作用。可具體一個零件如何加工,走刀距離、進刀尺度把握,卻是由處理器按照預設程式,按部就班地執行,車床本身並沒有自我判斷功能。程式讓它走刀到什麼位置,它就控制電機,驅動到這個位置;程式讓它進刀多深,那就是多深,決不會做自我調整。
但刀具本身是會磨損的,尤其他們加工的這些精密件,磨損更快。
這些精密件一般用於裝置中的關鍵位置,對於耐磨、耐熱、耐腐蝕等物理化學特性,都有很高要求。而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所使用的材料也就必須要選擇那些高硬度、高強度的硬質合金材料。刀頭在加工這些部件的時候,磨損起來尤其的快。
正常安裝好刀具,能夠加工100個齒輪的,可能在對這些精密件進行加工時,二三十個刀頭就出現了磨損。而要對其事後改刀,進行修正,有時候比重新加工一個還要麻煩。但如果不進行修正,那麼這個部件就徹底報廢了。
所以為了保證刀頭一直處於最佳狀態,就需要頻繁的換刀。
可換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換刀之後,為了保證刀頭位置的正確,需要經過仔細地對刀。否則刀具固定出現那麼一絲一毫的差錯,走刀時都必然會出現誤差,會造成加工精度的降低。而高精密部件,對加工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對於內部執行非常精確的裝置來說,一個不合格的部件,就可以能讓整臺裝置無法正常執行,最起碼是無法達到設計的最佳效果。
差之毫釐,則失之千里。
即便差得不是太多,勉強可以湊合著執行。可在內部高精密運轉的裝置中,一個不合格品就會使得整個系統執行精度都會隨之發生變化,久而久之,整臺裝置的其他部件在相互咬合研磨下,也會發生形變,不是裝置報廢,就是裝置的精度大大降低。
越是精密的機械,對各部件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這就是現代精密儀器的基本特性。
所以為了準確對準刀具,每次都要動用各種測量裝置,反覆校正,以保證不出一點差錯。一次正刀花上半個來小時,也絲毫不奇怪。
這樣一來,車上二三十個零件,就重新換一次刀,再用半個來小時正刀,一天的工作效率自然不可能高得起來。效率降低也就罷了,但有些對精密度要求極其苛刻的特殊部件,如果刀具質量不佳,一個部件尚未加工完,就需要頻頻換刀。而正刀再怎麼藉助精密測量儀器,校正得再準,實際上仍然會有非常細微的差異。而這極其細微的差異,就會在這個部件接下來的加工中,造成精度的明顯下降,影響其實際使用效果。
例如發動機、槳葉等,就需要一次走刀完成,中途不能換刀。
所以數控車床對刀具的要求極高,希望所使用的刀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