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也幾次在經過招聘臺的時候。聽到了面試官各種問題,對公司組織的這次招聘,感到了衷心的佩服。
這個招聘會,的的確確是想要招聘人才,而且不止是單純的機械人才、半導體人才、電子人才,只要有突出特點的人,公司都給與了相當關注,決不是敷衍了事!
這是一個求賢若渴、真心想要在香港幹一番大事業的企業!
媒體們不斷試圖湊到近前。在近距離聽面試官們都問些什麼問題,多次干擾到正常面試。以至於沈子良他們特意抽調出四十多人組成一道封鎖線,不斷請這些靠得過近的記者們退後一點,別影響應聘者的情緒。
那些記者聽到面試官種種耐心的提問,一個個面面相覷。許多人臉上都lù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現場就奮筆疾書,對其進行評論。
到了這個地步,如果還有人懷疑華粵科技的誠意,那他不是別有用心,就是一個純粹的白痴!
第一批應聘者在每位面試官處,整整坐滿了半個小時,這才帶著喜憂各異的表情。拿到了一份公司的資料和聯絡方式,等待一個月後的面試結果。
之後每位面試官休息了十分鐘,便開始第二批面試。
所有人,包括媒體記者在內,到此時基本上都忽略了之前,他們在廠區外面見看到的、那破舊的廠房。
他們自己在心中,就為此做出瞭解釋:人家華粵科技才剛到香港,公司高層都還沒個落腳的地方。只能暫時租住在酒店。這個地方也是才從別的企業主手中購買過來,看工廠上的標示,明顯就是以前那個玩具廠的,都還沒摘掉。工廠的外觀雖然破舊,但這和華粵科技的實力,與誠意毫不關聯。
如果這只是一場騙局,那導演這場騙局的成本也太高了!
“快出去看。華粵科技的廠房外有情況!”從倉庫外跑來幾名記者,對其他人喊道。記者們聽聞,嘩啦啦都跑了出去,巨大的響動使得所有的應聘者都對他們怒目而視,連招聘臺的面試官們都lù出了不悅的神sè。
之前。因為漫長的招聘會將持續很長時間,有些記者收集完現場素材以後,又跑到了華粵的廠區去拍照、採訪周邊的其他企業主。這時,他們看到十幾輛載重卡車出現在視線,由城裡方向朝這裡駛來。在載重車隊後面還跟著一輛十六輪的重型卡車,以及一輛大吊車,車隊來到廠門外,便一輛接著一輛停下。
這些記者感覺到可能會有新聞,立即圍了過去,卻被卡車上下來的建築公司工人隔開。有些人便跑去裡面招呼同事出來,而其他人則看到工人們從卡車上,取下一段段管壁極厚的不鏽鋼管、鋼架,就在距離工廠大門十幾米遠、靠近馬路邊的位置,開始施工。
工人們將一段段鋼管打入地底十幾米深,密密麻麻的鋼管打入地下,相互之間又用螺釘、電焊進行固定,一排排一層層,構成了一個極為堅固的鋼鐵基座。
然後他們在基座上豎起了一個高約八米、寬約十米、厚約三米的空心鋼架。
這鋼架所用鋼材同樣粗壯結實,特別是框架位置,採用的是厚十公分的不鏽鋼板、角鋼、鋼管,構成一個非常牢固的承重架構。
接下來,工人們掀開載重卡車的車篷,lù出裡面裝載的一個個大木箱。每一個木箱都很高大,直碰到了頂棚,一輛車上最多裝載著四個木箱。木箱外用白漆標註著“小心”“輕放”的字樣,似乎是某種易碎品。
那輛十六輪重型卡車也駛了過來,在平板式車廂上,裝載的也是一個個木箱,但尺寸卻與前面那些不同,更大、更寬,但只有三十公分厚,平放在車廂內。
在工人的指揮下,吊車首先將十六輪重型卡車上的平板木箱從車上吊起,放到了空心鋼架旁邊。
工人們拆開木箱,取出緩衝泡沫,人們才發現,裡面裝的竟然是一張巨幅玻璃。
不。不是簡單的玻璃!
當記者們不顧工人的阻攔,衝過去一陣猛拍的時候,才發現,這已經不能用一幅巨型玻璃來進行文字描述。準確地說,應該叫做一個厚十公分左右的巨型水晶,非常的純淨透明!
而且在玻璃內部,還摻雜了sè彩,東一團、西一塊。形成一個奇怪的圖案。
施工方惱怒地把這些搗亂的記者給趕開。工人們都是些粗魯的傢伙,手腳也重,在工頭的吩咐下把這些記者趕得雞飛狗跳。一個跑得慢的記者,還被工人在屁股上那個狠踢了一腳,撲到地上差點沒把牙磕掉。
本港的建築行業。幾乎都有社團背景,甚至有些工頭手臂上就有紋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