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雙腳就像是粘到了地上一樣,愣是移不開。
作者有話要說:
☆、確診
盛太夫人看到清河竟然坐在院子裡的石凳上,身上又穿的單薄,不由得有點不大高興,一個懷了孕的人不知道要好好地愛護自己的身子,真是不把肚子裡的孩子當成一回事。
盛太夫人不知道的是,清河還真不想把肚子裡的這個孩子當成一回事,她現在最想做的事是怎麼把這個孩子給弄掉,而不是生下來。
對現在的清河而言,想要弄掉肚子裡的孩子實在是有點艱辛了。
“你既然懷了身孕,還不好好的愛護自己,院子裡風大,你趕緊回屋裡去。”
清河怎會聽盛太夫人的話:“屋裡悶得慌,想出來逛逛。”
盛太夫人更是不滿,後想到懷孕的人不喜歡屋子裡的空氣也稀疏平常,也就沒在這小事上與清河做過多的糾結。
李大夫從外面進來,盛太夫人趕緊說:“來,給大長公主看看,到底是不是喜脈。”
之前發生段熙語的事,李大夫一世英名差點毀掉,要不是清河給了他辯解的機會,他現在怎麼可能還會呆在盛家,李大夫心裡對清河還是感激的。
他對清河彎腰行禮,隨後坐在清河對面,伸手為她把脈,潔白的絲帕覆在她的手腕上,微風輕拂,吹起手帕的一腳,過了很久李大夫才把手從清河的手腕上拿開,起身後對兩步,彎腰躬身對兩人說:“恭喜大長公主,大長公主懷孕已經有三個多月。”
盛太夫人一聽這話,高興地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這時宮裡請來的太醫也已經到了定國公府,盛太夫人對他說:“鐘太醫你再給大長公主診一次。”
鐘太醫在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定國公府找他來診脈的緣故,之前段熙語發生的事並沒有傳出去,只隱約聽說段熙語肚子裡的孩子沒能保住,大長公主心善找了宮裡的王太醫去看,結果王太醫這樣的醫科聖手都沒能就回段夫人肚子裡的孩子,同時還得罪了定國公府。
回到太醫院後沒多久就被定國公找個理由弄到軍營裡面做行軍大夫去了,至於他現在的日子過的怎麼樣那是實在是不知道了。
有了王太醫這個前車之鑑,鐘太醫是不得不小心,他可不想放棄太醫院安逸的生活,去軍營那樣的地方做大夫。
他如李大夫一樣坐在清河對面,清河再次把手伸出來,鐘太醫伸出兩指輕輕放在清河手腕上細細診脈,他如李大夫一樣不敢掉以輕心,即便他很相信自己的醫術,也不敢隨便說話。
盛太夫人又等了一會兒,鐘太醫的手指才從清河的手腕上拿開,拱手對清河說:“恭喜大長公主已有三個多月的身孕,胎兒和母體都很健康。”
兩個大夫都這麼說,盛太夫人不由得喜形於色,她吩咐身邊青芽:“大長公主懷孕是喜事,送兩位大夫回去吧,順便去給每個下人賞一個月的月錢。”
青芽領命退下,李大夫和鐘太醫跟著離開。
盛太夫人對清河也不再是板著臉,她坐在清河對面,對清河說:“既然你懷孕了,就要好好地照顧自己,你身邊的丫鬟年紀都小沒什麼經驗,王嬤嬤跟在我身邊多年,照顧孩子最有一套,我把她留下來照顧你,等幾個月後你給盛家生一個白白胖胖的孫子。”
她自顧自的把清河以後的生活規定好,一點要過問清河的意思都沒有,在她看來,清河沒生過孩子,不知道生孩子需要注意什麼,而且身邊也沒有年長的人照顧,她比較擔心她不知道一些禁忌。
一個銀雙在她身邊已經讓清河頗為厭煩,盛太夫人又要把身邊的王嬤嬤插過來,清河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她現在深受盛昭威脅,不能與她硬碰硬,必須要軟這點來。
誰說她身邊沒有年長的人照顧,雲太妃身邊伺候的何嬤嬤還有從小就伺候她的汪公公對婦人懷孕生產方面都頗為擅長,他們可是先帝特意給雲太妃的人。
她嫁到盛家是有目的的,何嬤嬤與汪公公兩人於清河來說就是兩個長輩,她在盛家做的事他們看見了肯定會勸她不要在做。為了能讓耳邊清淨,又不用因為不聽他們的話讓他們傷心,她在出嫁前將兩人都留在了大長公主府看家,不把兩人帶來。
畢竟他們年紀也大了,沒有必要再為她的事情操心,她也不想讓他們一大把年紀了還要擔心她。現在看來實在是有點失策,她身邊沒有合適的人照顧,盛太夫人一定會把身邊的王嬤嬤送過來,就算王嬤嬤過來是照顧自己的身孕,清河也不想要她在她身邊,光一個銀雙就已經足夠讓她厭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