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官伯夷,今奉主神上仙之命,前來平復三平道禍亂人間一事。此三平道以救世之名,行巫蠱妖邪之實,愚民傷財,實屬邪教。其悖逆之罪四,亂世之罪九,害人之行不可計數。
“其悖逆者:
一,違逆正道,以無稽妖言偽作天理,迷惑人間。
二,不尊真神,以木偶泥胎謊冒吾神桐柏真人名諱,實乃大不敬。
三,詐欺仙家,以欺瞞之手段騙取天台烏藥,令濟世之本心蒙害民之罪孽。
四,擅用邪術,以妖物之力發動邪陣,取生靈之氣行逆天之謀。
“其亂世者:
一, 大行巫蠱之道,斂民財牟私利,禍害民生。
二, 私製毒物散佈於世,令百姓生魂離散,肆意害命。
三, 私立教派,以蠅頭小利惑亂士子之心,動搖吳越之根本。
……
“今吾等奉天命蕩平此教,凡三平道教眾真心悔改者,當於吾神殿前誠心悔過,並將各自名下所犯罪孽如實列出,限百日內償還。若有拒不悔過者、陽奉陰違者,當將其罪行如實報予吾神駕下,以天台山權法罰之。
“凡百姓者,受其毒藥苦楚、受其妖言矇騙者,吾天台山眾仙,當留於世間百日,化病驅邪、消災解難。
“以三平道為教訓,凡吳越之境一切方士、巫師及修道者,蒙吾神寬赦,只計其功暫不責過,限三日內赴桐柏山考校德業功行,按品級再行分派,佼佼者或可有入天台山門下之良機。
“爾等吳越之民,世代受天台山庇護,沐浴仙家恩澤,方能於亂世中安然如常,當尊天地正道,供奉三清,誠心感激我天台山庇護之恩。此後不得再妄信邪魔,心生種種私慾貪念,方可源遠流長,再享門戶興隆,世世昌熾!”
洪亮的話音一落,百姓們紛紛伏地,高呼桐柏真人度人無量!。
蒙慕不由得有些呆滯,指了指伯夷仙官愣愣的道:“他說了這麼長一段話,肯定準備了很久,怪不得沒有時間趁三平道有作亂的苗頭的時候就把它處理掉。你這般辛苦,他卻一個字沒提,好大的膽。”
道靜橫他一眼:“少胡說八道,不餓嗎?”
咕嚕一聲響,蒙慕捂著肚子笑的有些尷尬:“嘿嘿,餓了。”
“吃飯去。”
他轉身就走,鹿箭笑嘻嘻跟上。
“那這裡不管啦?”
“我可是累壞了,有和嶽在呢,先吃飯再說。”
“哎呀蒙慕走啦,我都快餓死了。”
“哦。”
三平道這個教派,起源清集郡,在吳越快速發展壯大,影響十分廣泛。但以今日的中午為界限,上午百姓們還在傳著他們神乎其神的絕技,下午民意陡然一轉,轟轟烈烈的開始傳誦神仙滅邪教的故事。
這讓人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說百姓們愚昧?其實不然,百姓的心裡清楚的很,誰是真有本事,誰是狐假虎威,這一點也不稀奇。吳越一帶最近幾年興起的小教派小幫會很多,但唯有三平道勢力發展的最大,之所以百姓對其予以信任,多半還是那位天台山主神的名望。
只不過讓道靜感到煩惱的是,如今民間似乎對桐柏真人這個名號十分喜愛,連神廟的真一道人都來請示是否可以重立牌位,這個……
“絕對不行!”
這是和嶽說的。
“隨他的便嘛。”
這是蒙慕說的。
至於道靜,他什麼都沒有說。他的注意力還放在三平道殘餘的勢力上,比如幾位長老,比如鏡仙,還有那從未出現過的祭司。
但回報的訊息卻並不樂觀,三位長老中有一位自殺兩位失蹤,鏡仙不見蹤影,甚至那位祭司,據三平道教眾說,他們之中從來就沒有人見過。長老每每說與祭司議事,都是要讓教徒退避的。
長老中自殺的那一位是本地百姓,事發後迫於心理壓力,無顏面對骨肉鄉鄰,選擇了自殺。而其他的兩位據說都是跟隨祭司從北方來到此處,之前沒人認識他們,失蹤之後也沒人知道他們會去哪裡。
而鏡仙一向留在主殿的封印中,而今封印消弭,恐怕那鏡仙應該是被祭司一併帶走了。
翻遍了教中所有文字的記載,大多都只是一些賬目,甚至連那最出名的水玉仙丹的記錄也不見。這一點教徒解釋說這水玉仙丹向來是由失蹤的那兩位長老住持煉製的,大部分原料也不知是從哪裡得來,只有少部分如辰砂之類是按長老指定的數量由教徒出去採買,並沒有文字記錄的藥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