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部分(第3/4 頁)
會陷入這種困境當然跟他們發動的戰爭有關,美國對蘇聯的封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就是其經濟結構不合理。”
“經濟結構不合理?”
“對!”我說:“如果只是短期的區域性戰爭的話,或者說是一個大國與一個小國之間的戰爭的話。那麼經濟結構還不是那麼重要。比如英阿的馬島戰爭,還有我們與越南之間的戰爭,但如果是兩個大國之間發動的全面戰爭或是代理戰爭。那經濟結構就是武器裝備之外能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了。”
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就像小日本侵略我們的時候的時候一樣,他們只需要用海軍把我們海岸線一圍……咱們絕大多數的外援都中斷了,而那時我國的工業又十分薄弱,於是只能憑著大刀、長矛去對付日本鬼子的機槍坦克。”
“就是這個理。”我說:“蘇聯現在的情況與我們那時有些類似,只不過沒那麼嚴重而已。其重工業十分發達,他們有大量的工廠可以製造飛機、大炮、坦克,但是輕工業卻十分薄弱。這樣的經濟結構如果是打短期戰爭的話那還好,時間一長百姓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於是就有現在蘇聯的這種狀況,一方面飛機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急需生活用品。所以我們才能用那些盆盆罐罐的東西換了飛機過來。”
“嗯!”張司令點了點頭,隨後就笑道:“這隻怕是蘇聯鬼子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他們原本還以為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控制住阿富汗,更沒想到我們會把越南戰爭有意拖下去……現在會出現這種狀況也是他自作自受。”
張司令說的沒錯。蘇聯人其實不笨,他們如果知道自己要打的是兩場這麼曠日持久打了幾年還沒有任何結束的希望的戰爭的話,那麼他們肯定會想到自己內部的經濟是不是會受得了。他們錯就錯在對這兩場戰爭都做了錯誤的估計,於是就陷入一個泥潭不可自拔。
“但是這麼一來……”隨後張司令就有些擔心道:“咱們如果恢復貿易的話,會不會給蘇聯鬼子喘息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資本延長他所支援的戰爭。”
張司令的考慮當然是有道理的,我們給蘇聯輸送去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實際上就是緩解了蘇聯的國內壓力嘛,這也就代表著蘇聯參與的阿富汗及越南戰爭會堅持更久了。仗打得越久對我們就越不利嘛。
但這只是傳統的思維。
“當然是會的!”我回答道:“但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我們需要?”聞言張司令不由一愣:“怎麼會是我們需要的呢?”
見此我就知道雖然張司令對於戰場的謀略、部隊的改革甚至經濟的發展都有其獨道的一面,但在國際戰略上卻顯得十分陌生。
不過這也不奇怪。老一輩革命家面對的要麼就是反侵略戰爭要麼就是內戰,唯一一次走出國門的就是抗美援朝,所以他們沒有多少機會面對這種國際間的博奕。會陌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是!”我回答道:“一方面,我們是在美蘇中間四兩拔千金。要是蘇聯過早崩潰了,那我們也就是失去了這個可以平衡美國佬的東西了。”
“哦!”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所以我們與蘇聯進行貿易是正確的。”
“另一方面。”我接著說道:“只有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咱們才可以從蘇聯那賺更多的錢……”
張司令聞言不由半張個嘴巴,良久才點頭道:“對對,你看我這腦袋……”
說著就不由自嘲的笑了起來。
很明顯的是,這仗打下去不僅僅在軍事上不斷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援助,也不只是可以推動部隊的改革,更是因為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有利……只有這仗繼續往下打。蘇聯經濟結構的失衡才會繼續惡化,也只有這樣,蘇聯才會繼續賤賣重工業產品而高價收購輕工業產品,而這恰恰是我國需要的。
想到這裡我不由苦笑了一聲:都說美國是個發戰爭財的國家,沒想到我們其實也在戰爭中賺了一筆,這一筆單從錢方面來說也許要比美國要少得多,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卻是十分重要的。
“同時蘇聯陷入這種困境也是給我們提了個醒。”我說:“今天蘇聯會因為經濟結構不平衡而陷入困境,明天就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也就是說,往後我們的經濟發展一定要儘量避免這種錯誤,否則將來有一天很有可能也會受制於人。”
“對!”張司令笑道:“英雄所見略同。這也是我想說的。也就是說……往後我們這個改革開放,要農業和工業都要重視,在工業裡輕重工業都要抓。否則再有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