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3/4 頁)
是在以前那就不是什麼難事,從美國運幾套效能較好的傘兵傘來仿製一下就可以了。可是最近美國方面好像有所保留……”
聞言我不由一愣……美國方面對我們有所保留?難道中美蜜月期就要結束了?
可是不對啊!我記得美國在84年的時候還賣給中國黑鷹直升機呢,那這又為什麼呢?!
隨後我很快就想到了阿富汗和我們這個合成營……要知道歷史上中**隊在阿富汗可沒有取得那麼大的戰果的,更沒有像我這樣組建一支合成營來轟轟烈烈的引導著全軍進行改革,而且改革還頗有成效。
這從總體上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但卻會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讓美國佬對我們有了戒心。
正文 第 729 章 裝備
多跳了幾次傘,戰士們很快就對跳傘駕輕就熟了。
只不過跳傘卻遠不是這麼簡單,原因是我們跳傘的目的是為了打仗,而戰場和氣候又不是由我們來選擇的,所以戰士們需要練習的是在不同地形、不同氣候甚至是不同高度下的跳傘。
不同地形和不同氣候這很容易理解,這是由戰場的位置和當時作戰的時機決定的。至於為什麼要練不同高度下跳傘吧,這就是由具體條件決定的。
比如:降落點的面積很小而且還是處於丘陵、山地地形的話,那麼就應該儘量降低跳傘的高度。
高度低就意味著散佈面積小,散佈面積小也就意味著傘兵更容易在預定位置著陸,否則的話……在山地地形哪怕只是偏離一點點,也很有可能跳到另一座山頭去而無法與主力部隊集合了。
如果要跳傘的位置很可能會有敵人的防空力量的話,那麼就要儘可能的選擇高空跳傘……高度越高敵人的防空火力也就越難擊中飛機嘛,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尤為有用,因為將來我們是打算用直五來進行傘降作戰的,直五防禦力不足似乎註定了我們必須得高空跳傘。
不過話說這也不一定,因為憑著我們現在跟空降部隊的關係,借用或是呼叫幾張運五甚至運六都不是什麼問題。只不過因為在越南戰場上像運五、運六這樣的軍用運輸機還不適合參戰,所以還是實戰中還是用直升機好。
這如果說演習吧,咱們藍軍是模擬蘇聯鬼子的,蘇聯鬼子那隨便也有幾架先進的運輸機,所以倒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當然,這些訓練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訓練這東西就是這樣。尤其是傘兵這樣的技術兵種就更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要是按陳勝德的話說,尤其是我們這個特工連不能心急。
他這段時間跟戰士們接觸得多了,多多少少也知道我們這支合成營是怎麼組建的或是有怎樣的光榮歷史,於是也就知道合成營裡的每一名戰士都可以說是部隊的財富。這要是心急了整出幾個重傷不得不退伍的怎麼辦?
這絕不是什麼言過其實。陳勝德在介紹經驗的時候就說過:“別以為地面很安全,因為我們傘兵是以幾十公斤的衝擊力著陸的。所以地面上那些平時看起來十分平常的東西其實都充滿了殺機。比如我們空降部隊,數十年來訓練的過程中出現過不少事故,具體有多少例數也數不清了,那骨折什麼的都是小事。有些烈士被樹枝扎穿了肚子,有些烈士掛在電線上燒成了焦炭,還有的烈士被曬衣服的鐵線給切成了兩段……”
“所以在跳傘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際將著陸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觀察著陸點!”陳勝德語重心長的交待道:“一旦發現在著陸點有類似的危險,那麼就按照訓練時教你們的方法儘量避開這些險地!”
也正因為跳傘存在著這許許多多的危險,所以趙敬平等人制定的訓練科目那是慎之又慎。
不過這一點對他們來說似乎也並沒有很大的困難,原因是他們本身也是受訓跳傘的一員,所以對這訓練進度和難點等都有相當的瞭解。然後再配合陳勝德等人的意見,於是就按部就班的將這跳傘訓練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的一步步推進。
有趙敬平這些參謀來完成這些工作,那我也就可以把精力轉移到其它方向上去了。
最讓我頭疼的還是這傘兵戰鬥力的問題。
“楊營長!”這一天我把陳勝德和他手下的幾個參謀召到了辦公室,在警衛員給他們倒上茶之後。我就問道:“我想知道你們傘兵平時的訓練還有演習之類的,是怎麼進行的?”
“訓練除了跳傘外就跟步兵差不多!”陳勝德有些尷尬的回答道:“比如沒有跳傘的訓練的時候,隨便找一個山頭就進行戰術訓練。而且因為經費和條件的限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