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會被啄死的時候,他憂愁起來:“讓它們到咱們的頂樓上來吧,冬天裡我一定會分點東西給它們吃的。”
歐登塞是個封閉的小鎮,人們堅信上帝和女巫。許多神秘的傳說在空氣中盪漾不絕。紡紗室的阿婆們有時會把《一千零一夜》中的離奇故事講給來玩耍的小安徒生聽,使這個原本喜歡空想的腦子更加豐富了。小傢伙多麼奇怪啊:許多人聽著這些可怕的故事都無限嘆息,擔驚受怕,可是過後卻好像沒事兒似的。在他來說,他所聽到的一切都帶著鮮明的神奇色彩,彷彿真的一樣重現在眼前。有時他會被樹林中自己想象出來的精靈嚇得飛奔回家,魂不附體。多年以後,這些古老的傳說和童年的幻想,都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母親對柔弱的獨生兒子充滿憐愛,為了讓他逃過學校壞脾氣老姑婆的**虐待,6歲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輕的卡爾斯倩斯那裡讀書,成為年紀最小的學生。這位以公平溫厚而備受尊敬的教師很喜歡女孩般文靜的新學生,課間時常牽著他的手在校園裡散步,並不時對嬉鬧的學生們喊一句;“安靜點,淘氣鬼們,別把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經常偷看學校裡唯一的女孩子薩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話中的公主,渴望接近這個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們一起回家,其實他的家早就走過了,可是他一聲不吭。同樣貧苦出身的薩拉發誓自己將來會成為某農場的女管事。安徒生睜大雙眼:“那多乏味!”公主怎麼能當管事呢?“我長大以後,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裡。”他告訴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貴族的分支,只是因為某種原因……,總有一天……薩拉笑起來,這小傢伙一定是瘋了。第二天,一個磨坊主的兒子奧來揪著安徒生的頭髮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兒呢?”周圍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愛情黯然退卻。但在幻想中,他讓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薩拉,並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諒了欺侮嘲笑他的奧來,當這個頑童被罰站在桌子上時,小安徒生設身處地地想象奧來羞辱的處境,以至於被罰者還沒有哭,他就哭出聲來,並苦苦哀求老師原諒他的“敵人”。這件事後,作坊主的兒子就成了小個子安徒生的保護人了。
時光過得飛快,在學校裡安徒生十分快樂,然而時世的艱難使學校關閉了,他只好回到家裡。父親為他做的幾隻木偶給兒子帶來極大的滿足,他給小人們縫製了漂亮的衣裳,讓木偶們在“舞臺”上盡情發揮他的幻想。
不久,一種更美好的東西闖入他的生活——他讀到了莎士比亞的作品,那神奇瑰麗的情節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誦《李爾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莎士比亞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開始想編自己的戲——他把父親教給他的幾句德語詞彙講給木偶。你聽,“Besen!”這個詞多麼響亮,可是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木偶最愛說的字眼,其實就是“掃帚”的意思。
1813年,拿破崙發動戰爭,困窘的家境和冒險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戰場。兩年以後他回到家中,從此一病不起。當雪花飄起的時候,出現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帶走了父親,留下無助的妻兒和徹骨的寒冷。
父親死後,生計日下,母親唯一的謀生手段就是每天給別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裡河水的溫度無法想象,她只好喝幾口酒來驅寒。這在體面人看來,是多麼粗鄙的行為!刻薄的流言不勝而走,城裡的人們都在竊竊私語——“鞋匠的老婆瑪利亞是個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為母親感到無限屈辱。多年以後,在童話《她是一個廢物》中,他表達出深深的憤慨。
瑪利亞本是想拼死獨立支撐一家的,可鎮裡的長舌婦們嘲笑她的兒子游手好閒,母親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兒子送到工廠裡做童工。11歲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計搞得頭暈眼花,然而他的歌聲救了他。當一次間歇時他唱起來。工人們從此不再讓他幹活,只要他那清脆、響亮的歌聲能打破工地的沉悶,還要求這個小傢伙做什麼呢?小安徒生心滿意足,因為他向來就喜歡在大庭廣眾面前表演,他甚至獨個演起了莎士比亞的《麥克白》。
一個工人對他說:“幹嘛你不去當演員?”
是的,那對他再適合不過了,如果不能導演命運的話,那麼在舞臺上演出命運不是也很好嗎?這是多麼奇妙的設想!於是,當安徒生14歲受過堅信禮以後,他對母親安排他做裁縫學徒的計劃表現出驚人的執拗——“不,媽媽,我要當演員。”
儘管安徒生向媽媽保證一定會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親毫不讓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幫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