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4 頁)
同的。
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到朱由檢;這是第一次。
按照正史的記載;朱由檢是非常不堪的;才大志疏;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生性多疑;自身的性格缺陷;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似乎下面的大臣;全都是忠心耿耿的;特別是東林黨和復社的一幫大臣;因為遭遇了打壓;不能夠施展才華;無力迴天了。
可笑的是;東林黨的黨魁;在大明朝滅亡之後;以最快的速度;投降了滿清。
記敘歷史的;是明朝的遺老;這些人;為了擁護東林黨和復社;為了卸去自身的罪責;能夠怎麼樣的描述歷史;這是不用多猜測的。
很少呆在朱由檢的身邊;也從來沒有直接的進諫;上次斬殺紫金梁及其手下;不過是激動之餘說出來的話語;所以說;蘇天成不是太瞭解朱由檢。
但是;憑著自己的親身經歷;看見大明朝各地出現的情況;近距離的接觸了張溥、錢謙益、黃道周、孫傳庭等人;蘇天成相信;朱由檢絕不是某些正史記載的那樣不堪。
朱由檢登基的時候;不過十六歲;這樣的年紀;能夠知道多少的事情;能夠做出來什麼樣英明的決定;還不是要依靠下面的大臣;在剿滅魏忠賢的事情上面;朱由檢體現出來了不一般的決斷;僅僅從這一點出發;朱由檢就是不錯的。
“平身吧;這裡不是大殿之上;不需要有那麼多的禮節;王公公;給蘇愛卿遞個凳子。”
“臣還是站著說話的好。”
“呵呵;蘇愛卿就不要推辭了;要說你的性格;朕也知道一些了;桀驁不羈啊;想那南直隸、應天府;諸多的官吏;沒有誰敢於有這麼大的動作;偏偏你做了;而且還堅持自身的意見;絲毫不屈服;僅僅這一點;就不簡單了。”
蘇天成很快坐下了;朱由檢這麼說了;他就沒有必要客氣了。
“蘇愛卿;江寧縣發生的事情;朕都知道了;你想著到廄來;肯定是有不少話想說的;到了這裡;就不要遮遮掩掩的;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朕不會責怪;你不會因言獲罪的。”
“臣這次能夠見到皇上;也是想著闡明諸多觀點和想法的;皇上就是不這樣說;臣也要把話說透;若不然;臣就是欺君了。”
“蘇愛卿;什麼事情啊;有如此的嚴重啊。”
朱由檢顯得很是嚴肅了;看著蘇天成;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臣要稟報的事情;渠清澤的奏摺裡面;都說的很清楚了;臣首先要請罪;臣與渠清澤之間;相互信任;都是為了我大明朝的興旺;盡心竭力;臣得到了渠清澤很多的幫助;特別是這一次;臣與東林書院、復社之間的糾葛;渠清澤是完全支援臣的;臣懇請皇上;不要責罰渠清澤。”
朱由檢點點頭;臉上帶著微笑。
“蘇愛卿放心;誰忠心;是奸詐;朕還是知曉的。”
“臣今日所要說的話語;恐怕會冒犯皇上;若是臣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懇請皇上贖罪。”
朱由檢再次點頭;但沒有說話;先前他專門說到了這方面的事情;可蘇天成還是提出來了;可以預見;蘇天成所要說到的話語;一定是不簡單的。
“具體的事情;臣就不羅嗦了;皇上已經知曉了;臣今日想著說說自身的感受;臣還要提出來建議;懇請皇上恩准。”
“臣以為;我大明朝的文武官員;存在了三大誤區;導致皇上感覺到;難以實現中興的夢想;導致了我大明朝流寇肆掠;導致後金的騷擾。”
“其一;皇上的威信被動搖了;重點的體現;就在於袁崇煥擅殺毛文龍。”
“依照我大明朝的規定;征戰期間;武將雖然受到了文臣的管制;但文臣手持尚方寶劍;想要斬殺高階武將;是要經過皇上准許的;如此武將能夠有起碼的安全感;可袁崇煥殺了同樣手持尚方寶劍的一品武官毛文龍;令武將人人自危;袁崇煥的品秩不過是二品;居然能夠殺掉一品的武將;就不要說其他的武將了。”
“我大明內憂外患;流寇騷擾;後金侵襲;急切需要文武將領齊心協力;護衛我大明的江山;可如今的情形;萬難做到;文臣武將相互猜忌;勾心鬥角;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其二;文臣武斷;決策之時;都是為自身的利益考慮。”
“皇上剿滅魏忠賢;大快人心;此乃是千古難逢機會;執掌朝政的文臣;本應該在這個時候;忠心耿耿;為皇上盡力;治理好國家;可他們的做法;實在令人齒冷。”
“臣無意給魏忠賢辯解;可有一件事情;臣還是斗膽要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