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翰林院,成為沒有品秩的庶吉士,至於三甲的同進士,多是考核之後,外放為官。
殿試之後,進入翰林院,是非常榮耀的,有句話說得好,一入翰林,身價百倍。
翰林院雖然只是一個正五品的衙門,但其政治上的重要xìng和特殊xìng,絕非其他部門可以比擬的,可以說,明朝的宰輔、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全部都出自於翰林。修撰和編修的尊貴是不必說的,無品秩的庶吉士,後來成為內閣大臣的,數不勝數。不客氣的說,進入了翰林院,就有了成為內閣輔臣的機會。
所以說,二甲的進士,寧願放棄入朝為官或者外放的機會,也要想方設法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
這種情況,也是容易解釋的,翰林院的修撰、編修以及庶吉士,算是皇上的參謀團的成員,他們能夠參與詔書的起草工作,能夠了解到朝廷之中生的大事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熟悉大政方針,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時時刻刻見到皇上。
依照蘇天成的展道路,進入翰林院,表面上看,是最好的選擇。
他熟知歷史,清楚裡面的弊端,站在高層,甚至是皇上的身邊,能夠提出來諸多的意見和建議,藉助皇上的力量,慢慢的來施展,一步一個腳印,改變歷史程序,不知不覺間,走上權力的巔峰。
但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危機,那就是朝廷裡面的黨爭,還有朱由檢的xìng格。
且不說馬上就要爆的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的博弈,就說朱由檢那種著急的心態,恨不得一天時間,就修建好了萬里長城,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難道歸為四海之尊的朱由檢不清楚嗎。
還有歷史上那麼多的傳聞,什麼朱由檢志大才疏,刻薄尖酸,心胸狹窄等等。
這一切,都是最大的問題。
蘇天成不能夠冒險,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鄉試之前,他就有過外放的想法。
從基層做起,慢慢的集聚實力。
如今的朝廷,揮的餘地,恰恰是很小的。
反觀外放,到了基層,才有集聚真正實力的機會。當然了,就算是外放,也要想其他的辦法,如果是按照常規,知府、知州和知縣,都是老老實實呆在府衙裡面,畫地為牢,那也是很悲慘的。
再說了,蘇天成身邊,有著三千多的護院,這些護院,必須要有地方安置,必須要有生活的來源,自己如果在京城,絕沒有這樣的機會的。
是金子總會光的。
或許,蘇天成做出來這樣的選擇,是會成為異類的,誰都削尖腦袋,想著留在京城,哪怕是在六部裡面,做一個八品的小官,也不願意外放,成為七品的知縣,那都是為今後考慮的,走好了高層關係,朝裡有人好做官啊。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有著豐富的從政經驗,有著人一等的認識,有著不一般的手腕,難道說不能夠做出來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業績嗎。
蘇天成有著充足的自信,下一步,就是要找尋機會了。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新科會元
二月二十rì。
會試榜的這天,蘇俊、蘇二童早早就到了順天府衙門的外面,佔據了有利的位置,他們有著充足的信心,自家少爺一定是高中的。
蘇天成依舊在客棧裡面,他不想去看,反正會試高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看與不看,都是那樣的情況。
因為會試榜,國子監照例是休沐的,蘇天浩陪著蘇天成,客房裡,桌上擺著jīng致的酒菜,酒壺裝滿了美酒,不斷飄出來的酒香,令人垂涎yù滴。
王大治依舊是守在房間外面,儼然是貼身保鏢。
至於說羅昌,在自己的房間裡面,默默的喝酒,他的內心是很複雜的,科舉的規矩,他是知道的,除非是蘇天成有著雄才大略,否則,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也是非常艱難的,自己和那三千弟兄,今後的出路,還真的不好說。
會試榜,依舊是從最後面開始的,已經經歷過一次榜的蘇二童和蘇俊,一點都不緊張,他們相信,自家少爺的名字,肯定是後面出來的,上次鄉試,不就是最後出來嗎,前面不會有的。
話是這樣說,想是這樣想,每一張榜單出來的時候,兩人照例是瞪大了眼睛。
應天府衙門的唱名人,聲若洪鐘,為有著這樣的機會自豪,這是一項光榮的職責。
每一個名字報出來,都是引了一陣陣的歡呼,會試高中,就有機會見到皇上了,一定是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