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依舊帶著和藹的笑容。
第一輪的試探,就在兩句話語中體現出來了。
身為內閣輔,能夠放低姿態,在書房見他蘇天成,叫他隨意一些,這裡面的意思,依舊非常明確了,但蘇天成的回答,中規中矩,沒有特別的表示。
“坤元的詩詞,老夫都是佩服的啊,特別是這《長相思》,一句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道盡了將士的思念之苦,若不是知道坤元的情況,老夫都要以為,這是邊關詩人寫出來的佳句啊。”
“學生也是聽聞一些征戰之苦,感同身受,不過是空感嘆一番,讓恩師見笑了。”
“呵呵,坤元好是謙虛,這等絕佳的詩句,沒有驚豔才學,那是萬萬寫不出來的,你的《木蘭花令》和《蝶戀花》,老夫家人都說非常喜歡的,耳熟能詳,橫流倒背啊,那人生若只如初見,還有那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珏,意境深遠,老夫自忖,作不出來這等絕佳詩句。”
“恩師一心為民,cao心的都是家國天下,難得有這樣的閒心,學生萬不敢在恩師面前賣
弄,恩師是學生的榜眼,學生只要能夠學的萬一,就滿足了。”
周延儒撫摸著不長的鬍鬚,點了點頭。
“身為鄉試解元、會試會元,能夠如此謙虛,確實是不錯的,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看來坤元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十九歲的年紀,就能夠做到寵辱不驚,胸懷乾坤,不簡單,他rì必成國家棟梁啊。”
周延儒是內閣輔,這樣的誇獎,太高了一些,蘇天成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過分的謙虛,就等於是驕傲了,可應承下來了,也是不合適的。
“恩師誇獎,令學生汗顏,學生一直都是以恩師為榜樣的,自覺做的還不夠,卻得到了恩師的肯定,今後,學生一定繼續努力,不辜負恩師的期盼。”
周延儒的臉上,依舊帶著微笑,但態度生了細微的改變,如果說蘇天成剛剛進來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招徠,想到的是以權勢令蘇天成屈服,現在有些改變了。
十九歲的蘇天成,有著如此的應變能力和睿智,包括那一份天然的成熟,比起自己當年,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道是不是有著什麼奇遇。
“去年臘月,坤元帶著護院,剿滅三百流寇,皇上都嘉獎了,如此看來,你是文武雙全,皇上求賢若渴,老夫是一定要舉薦你啊。”
蘇天成連忙稽行禮,周延儒說出來這樣的話,他無法拒絕,也無法回答,先前的表現,已經有些過了,所謂過猶不及。
在書房裡面,足足呆了半個時辰,到後來,多是周延儒說話了,當然,這個時候,是不會說到朝政的,無非是說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今後需要注意的問題。
交談的過程中,蘇天成仔細品味。
雖然交談的時間不長,但他有了初步的感受。
周延儒身為內閣輔,朝廷從一品的高管,身份是無比尊貴的,大可不必為了自己一個會試會元,如此的低調,而且,自己沒有完全接受周延儒的橄欖枝,周延儒並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的氣憤。
這可能是周延儒喜怒不形於sè,可一個內閣輔,權力頂峰的人,不管內心想的是什麼,在相當於自己晚輩的後生面前,能夠表現出來和藹可親的態度,這就很不簡單了。
擱在幾百年之後,想都不要這樣想。
離開書房的時候,周延儒站起身來,親自送蘇天成到了前面的院子。
兩人的身材是差不多的,周延儒略矮一些,但身體魁梧不少。
周延儒的這個舉動,真的令蘇天成有些感動,這也給他上了一課,不管身居什麼位置,都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歷史上,對周延儒的評價,也說是很會協調和處理關係,這本來是優點,但到了某些人的嘴裡,這成為了周延儒最大的虛偽之處了,因為周延儒是別有用心的,是為了討好皇上的,是為了手裡的權力的。
回客棧的路上,蘇天成想了很多,他感覺到,歷史真的需要自身來經歷和感悟,偏聽偏信真的是害死人的,一味的求全責備,中傷他人,最終只能夠是暴露自身的yīn暗。
正文 第九十八章 會試恩師(2)
溫體仁的府邸,更加的不顯眼,要不是門房請他在門口稍等一下,自己進去稟報,蘇天成真的要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
見到周延儒,蘇天成已經覺得有些驚奇,此刻他更加的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四合院,府邸肯定是不大的,府門也沒有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