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天成,氣質不是怎麼好,顯得有些畏畏縮縮的,可眼前的蘇天成,落落大方,氣度不凡,看不出來有不適應的地方,怎麼前後變化這麼大啊。
當然,翁同章不是很瞭解蘇天成,畢竟只是生員,只不過是現在關注了,才感覺到奇怪。
“坤元,你是老夫的學生,不要拘束,今rì找你來,老夫是有幾個問題,想著和你探討的,你可不要藏私啊。”
蘇天成暗暗嘀咕,尼瑪的,要我不要拘束,沒有人給我倒茶,也不叫我坐下,這本來就是擺譜了,不過你是平陽最大的官,我是老百姓,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
劉大華倒也靈活,連忙給蘇天成泡了一杯茶。
等到劉大華離開之後,翁同章再次開口說話了。
“坤元,坐下說話吧。”
蘇天成恍然大悟,原來是劉大華在這裡,翁同章必須要擺出自身的尊嚴,等到劉大華離開之後,才開口叫自己坐下的。
官場上的規矩就是多,幾千年的傳承,早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恩師在上,學生不敢坐下,站著說話。”
翁同章面帶微笑,輕輕點頭,蘇天成的表現不錯。
“也好,老夫時間不多,你是老夫的學生,老夫也就不客氣了,有三個問題,想著和你商談。”
蘇天成頷低眉,注意力已經是高度集中了,翁同章所謂的探討,其實就是考校自己的,看看自己怎麼回答問題,說不定這三個問題,很厲害的。
“第一個問題,你對讀書時什麼看法啊,你是平陽府生員,經過了縣試、府試,想必有了很多認識了。”
這個問題太大了,學而優則仕的道理,盡人皆知,自己要是這樣回答,太普通了,翁同章肯定是不滿意的,但有些話,也是不能夠說的,畢竟這是給領導彙報思想,志向太大,也不現實,總不能說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話語。
稍微思索之後,蘇天成較為謹慎的開口了。
“恩師,學生以為,學以致用是最為關鍵的。”
“哦,你解釋一下意思。”
“學生刻苦學習,秉承學而優則仕的道理,若是能夠金榜題名,上報效朝廷,下為黎民百姓造福,若是不能夠高中,也要遵紀守法,儘自身的本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生以為,要做到這些,死讀書是不行的,必須考慮到學習到的知識,能夠加以應用。”
話不需要說很多,點到了關鍵處就可以了,蘇天成相信,自己的意思,翁同章是完全明白的,說多了反而無用,現在不是大表忠心的時候,也不是趁機討好的時候。
正文 第四十七章 知府大人召見(2)
好半天,翁同章都沒有開口說話,蘇天成有些奇怪了,略微抬起頭,看了看,想不到翁同章正在目光炯炯的看著他。
見到蘇天成抬起頭來了,翁同章才開口說話。
“坤元,你如此的回答,老夫有些奇怪啊,志向不小,修身養xìng乃是讀書人的本分,正己才能正人,老夫也感覺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有些不行了,不過絕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是秉承這個道理的,看來,你能夠妥善處理佃戶的事情,不是心血來netbsp; ; ; ;知府就是知府,絕非有些文章描寫的,幾句話就可以忽悠的,能夠很快點出事情的本質,蘇天成再次變得小心了,人家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
“第二個問題,你是怎麼看待人情世故啊,譬如說,你是生員,總是需要有些交往的,老夫知道,你和劉仲基的關係是不錯的。”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翁同章怎麼盡是問這樣的高難度的問題啊,大的不著邊際了,回答起來的難度更大,稍微不小心,犯了忌諱,前功盡棄。
“恩師說的人情往來,學生以為是不能夠忽略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交往的過程中,總是帶有個人喜好的,一味的結交與自身xìng格相符的讀書人,或者是用身份限制交往,都是不可取的。”
“好一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錯不錯,老夫還是想著,你能夠詳細解釋一下,你究竟是怎麼想的,怎麼看的。”
“恩師,學生的觀點,上至富戶士紳,下至販夫走卒,都是要結交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絕對不能夠依照個人的喜好去判斷和結交關係,每個人的xìng格不相同,若是能夠在交往的過程中,吸取他人的優點,改進自身的不足,才是人情交往最為重要的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