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是還想說些什麼,很快,幾個內閣大臣,都附和了周延儒的意見。
溫體仁看清楚了眼前的一切。
一直都找尋的機會,終於出來了,為今之計,是想辦法貶損周延儒。
周延儒說出來了意見之後,皇上一直都沒有說話,臉上甚至沒有什麼表情,這說明,皇上很不高興。
“皇上,臣有不同的看法。”
“溫愛卿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
“臣以為,蘇天成到江寧縣擔任知縣,完全是能夠勝任的,臣有著充足的理由,蘇天成是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頭甲第二名榜眼,學識是不用說的,他帶領府裡的護院,斬殺三百流寇,有著極大的魄力和勇氣,自古英雄出少年,蘇天成的文采和能力,都是異常出眾的,有著這樣的學識和能力,擔任正六品的江寧縣知縣,一定能夠做出來更大的成績,皇上慧眼識珠,臣欽佩不已,臣以為,這等安排,是很好的。”
周延儒盯著溫體仁,似乎明白了一些什麼,他很是憤怒,想到溫體仁處心積慮,處處想著貶損自己,明顯就是居心不良。
周延儒不能對著皇上脾氣,但可以與溫體仁進行辯論。
“溫大人,你的這一番言論,本官倒是有些不明白了,就算是蘇天成才學俱佳,可蘇天成接觸過民生嗎,知道如何處理政務嗎,擔任知縣,需要的是不僅僅是才學,還有施政能力,正是因為蘇天成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讓他在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未嘗是壞事情。”
溫體仁也不會客氣了,他相信,自己今r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符合皇上的想法。
“周大人這話,下官不能夠贊同,戰國時,甘羅十二歲為相,威震諸侯,漢朝大將霍去病,十八歲拜將軍,攻擊匈奴,取得大勝,戰功赫赫,三國時小霸王孫策,不到十七歲,帶領兵馬,橫掃江東,勢如破竹。若是依照翁大人的說法,豈不是這些人,都不行嗎,下官若是進一步理解,翁大人的意思,我大明無此俊才了。蘇天成雖然只有十九歲,但已經展現出來了能力,唯有破格使用,體現皇上愛才之心,用人之氣度,若是按照周大人的意思,蘇天成尚需時rì磨礪,熟悉民生,不知道翁大人的這個標準,究竟是多長的時rì,如何才算是能夠勝任了。”
周延儒看著溫體仁,目瞪口呆,他確實無法回答,本來就沒有朝著這個方面多想。
人家溫體仁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
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周愛卿,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意見,一併說出來,朕想聽聽。”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作為皇帝,他還是想著,能夠得到內閣大臣的一致擁護,這樣體現出來自己的領導能力,剛剛溫體仁說的話,幾乎到了他的心坎裡面,令他覺得異常的舒服,內心的不快,也少了很多。
“皇上,臣以為,安排蘇天成到江寧縣出任知縣,還是有些不妥,此舉不符合祖制,而且開了這樣的先例,rì後存在弊端,進士、貢生以及舉人,雖讀書有成,但未經歷過真正的磨礪,不熟悉政務,皇上欽點頭甲三人,若是在翰林院鍛鍊一番,慢慢熟悉朝政,再行安排,效果好很多的。而且此例一開,令其他的進士也滋生了攀附之心,不肯沉下心來,認真熟悉朝政了。”
朱由檢的臉sè慢慢白了,其實在他登基之後,也曾經隱隱聽到過這些傳聞,有人擔心他過於年輕,是否能夠執掌乾坤,因為這樣的原因,也因為眼下的這個亂攤子,朱由檢夙興夜寐,不辭勞苦,想著展現能力,力挽狂瀾,想不到今rì,這似曾相識的話語,從內閣輔周延儒的嘴裡說出來了。
“周愛卿,朕倒是覺得,溫愛卿所言有理啊,朝廷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若是事事都按照祖宗的禮法來辦,朕豈不是不能夠創新了。”
“皇上,溫大人剛才一番話,完全是謬論,臣是一心為著朝政著想的,蘇天成不熟悉政務,在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可以最大程度增強能力,以免rì後入朝為官,出現重大失誤,貽誤朝政的。”
“依你的意思,此事應當如何處置啊。”
這個時候,就是笨蛋,也明白皇上內心已經是極其不滿意了。
溫體仁站在一邊,顯得很是委屈。
周延儒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是內閣輔,必須要極力爭取到皇上的支援,若是這個時候,敗下陣來了,內閣輔就不能夠保持威嚴,不能夠一言九鼎。
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己必須要堅持已見,若是有人反對,自己就退縮了,皇上會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