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不和官府對著幹;侵襲的都是商賈和富戶;包括一些老百姓;河南一地;也遭遇了流寇的侵襲;官府重點對付流寇;沒有精力剿滅土匪。如果說真的想著和官府對著幹;引起了注意;今後的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
連續兩次苦口婆心的勸阻;沒有絲毫的效果;杜老三已經在加緊籌劃。
鄧輝感覺到危險臨頭了;朝廷賑災的銀子;要是被土匪搶了;朝廷還不派出大軍進剿;別說你幾千土匪;就是上萬人;也禁不住這樣的陣勢的。
他的話;比不上以前了;土匪隊伍裡面;進來了一些所謂的義軍;這些人;膽子很大;就是想著和官府對著幹;他以前制定的策略;慢慢被扔到一邊去了。
委身為土匪;對於讀書人來說;是莫大的恥辱。鄧輝這樣的選擇;本來就是權宜之計;到了這種時候;他的心思;迅速發生了變化;計劃離開杜老三了。
一路救濟災民和流民的同時;蘇天成也沒有閒著。
河南境內;有不少的土匪;他早就知道了;所以;進入河南之後;驍騎營內緊外鬆;時刻做好戒備;他不斷的告誡諸多的將士;千萬不要小看土匪;土匪雖然沒有什麼組織能力;但大都是亡命之徒;做事情不計較後果。
跟隨賑災隊伍的災民和流民;慢慢的增多;這是很大的難題;災民和流民行進的速度;不可能很快;要是帶著這些災民和流民;大大影響了速度;可拋下這些人;也是不合適的;經過考慮之後;蘇天成開始和沿路的縣衙官吏商議;就地安置這些災民和流民。
安置是需要銀子的;這方面;蘇天成一點都不吝嗇。
驍騎營的將士;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不去麻煩地方官府;不增加地方負擔;自備乾糧和帳篷;謝絕地方的宴請。
進入了河南境內;蘇天成的名氣慢慢的傳開;和他接觸的地方官吏發現;這位賑災的巡按御史;根本就無法糊弄;不吃請;對相關的救濟事宜;很是熟悉。
經過新鄉的時候;跟隨賑災隊伍的流民和災民;已經安置的差不多了。
隊伍加快了行進的速度;按照這樣的速度計算;兩天之後;可以到達開封府轄下的陽武縣;八月初八;可以到達開封府。
錦衣衛送來的訊息;令稍微輕鬆一些的蘇天成;迅速緊張起來。
他召集驍騎營的軍官;商議情況;原來;錦衣衛經過偵查得知;衛輝府境內的土匪杜老三;注意到了賑災隊伍;可能會有所動作了;至於怎麼行動;錦衣衛沒有具體的情況。
杜老三號稱有萬人的隊伍;面對這樣的亡命之徒;肯定是不能夠輕視的。
商議的具體辦法;一是加強戒備;二是加快行進的速度;一千人的驍騎營;不可能去剿匪;重要的任務;是賑災。
八月初五;賑災隊伍;遇見一股流民;大約有一百多人。
這些流民的情況;有些奇怪;絕大部分都是青壯;以往遇見的流民;大都是老弱病殘;老人、孝和女人居多。
這些流民;臉上沒有菜色;雖然穿的破破爛爛;盡力表現出來頹廢的摸樣。
看見這些流民;蘇天成很快想到了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他隱隱明白了什麼;真的是要感謝董昌;一直都關心他;命令河南境內的錦衣衛暗線;給自己送來諸多的情報。要不然;忽略了這些情況;可能造成大的災難。
驍騎營的軍官;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
一番密議之後;蘇天成拿出了巡按御史文書和符牌;密令五名軍士;帶著這些東西;迅速到新鄉縣;調集巡檢司軍士;包括縣衙部分的衙役;速來增援。
同時;他命令軍士;嚴密關注這一百來人;找出裡面的頭領。
鄧輝就在這一股的流民裡面。
杜老三下定決心之後;鄧輝不再反對;也沒有提出什麼建議;只不過提出來一個要求;要跟隨行動。
鄧輝出現轉變;杜老三當然高興了。
所以;在安排第一批喬裝的土匪的時候;要求鄧輝負責。
跟隨賑災隊伍半天時間;鄧輝就被請到了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
他一直在觀察這支賑災隊伍;感覺到這支隊伍;有著非同一般的氣勢;預料到杜老三的行動;將遭受到重大的挫折;可自己這麼快;就被請到帳篷裡面;這是出乎預料的。
進入帳篷;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背對著他。
帳篷裡面;陳設非常簡陋;幾乎看不見什麼東西;看來是準備隨時拔寨起營的。
“說說吧;你是什麼身份;偽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