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那麼,這裡就是自己家的大本營了,一切都要依靠著自己、下人和三百多佃戶來創造,包括財富。
將yù取之,必先與之。
這是基本的道理,佃戶有了自身的財產,生活慢慢富裕了,才會想盡辦法來保護財產的,一旦這些利益遭受了損害,他們會拼盡全力來保護的,不要說什麼農民起義軍,就是官兵來了,他們也敢拿起鋤頭拼命。
如果能夠有如此良xìng的展,一切才會慢慢走入正軌,今後更多的事情,才好一步一步開展下去的。
作為一個現代人,蘇天成有著無與倫比的認識上的優勢,他相信,透過自身短時間的觀察,結合歷史展的規律,很快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癥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說,今天到這裡來,親自給佃戶安排這些事情,在他看來,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蘇天成安排完畢之後,蘇平陽繼續補充了。
三十個里長和甲,被賦予了任務,還包括牛二。
牛二是具有代表意義的,少爺在牛二的家裡,說出來的那些話,正在一步步兌現,可以說,牛二是見證人,蘇平陽本能的感覺到,平陽府城的蘇府,儘管老爺和夫人都走了,但在少爺的帶領下,會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牛二再一次成為了佃戶中間的紅人了,少爺都記得他的名字,真的是不簡單啊。
正文 第二十章 雪中送炭
蘇天成的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的,明年是不是遭遇到饑荒,蘇家的佃戶是不是能夠徹底告別飢寒交迫的rì子,主要就是在於能不能順利運回甘薯種子了。如果不能夠運回來甘薯種子,佃戶依舊要播種net小麥,這小麥的產量太低了,穿越之前,蘇天成是出生在南方的,當地幾乎沒有人種植小麥,故而不是很熟悉小麥的種植技術,就是參加工作後的好多年,重點也是瞭解大米、玉米的種植,這小麥的畝產量,還比不上大米,幾百年之後都是那樣的,更不要說現在了,加上山西的氣候,比不上南方的,導致糧食產量更低。
“聽說蘇府庶出的小公子,給佃戶送糧食和食鹽了。。。”
“我都看見了,是真的,還不止這些呢,連種子都送了。。。”
“蘇府的小公子,好像是生員吧,是不是書讀多了,失心瘋啊。。。”
“哼,我看不是失心瘋,是腦袋真的有毛病了,蘇府的老爺和夫人到太原府城去了,這個小公子揚眉吐氣了,不知道做什麼事情了。。。”
蘇天成給佃戶分麥面、粗鹽和種子的訊息,在府城內傳開了,各種議論都出現了,褒貶不一,大部分都是說蘇天成腦袋有毛病了,怎麼做出來這等傻事,連續幾年的收成都不好,大戶人家,誰不是想著多存一些糧食,這小子倒好,給佃戶分糧食了。
說好的也有,佃戶遭災了,沒有糧食,活不下去,蘇府小公子菩薩心腸。
平陽府城的大戶有些惱火,蘇天成這樣做,豈不是打他們的臉面嗎,不過蘇家小公子是讀書人,不管怎麼說,都是生員,再說了,蘇家的生意,基本都搬到太原府城去了,若是這些大戶,和一個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生員對著幹,輿論的影響,他們也是頂不住的。
當然,已經有人,專門給蘇化文帶信了,言下之意,蘇府的小公子,這是在亂搞。
所有的議論,蘇天成都是知道的,他根本不在乎,這些大戶,鼠目寸光,極度的自私,真正到了災荒年間,他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了。
蘇俊馬上就要出了,這才是蘇天成重點考慮的事情,兩天時間以來,他彷彿思量,5oo多石的甘薯種子,足足十萬斤,就算是運輸到山西平陽府城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如果用馬車拉,西南馬能夠拉8oo斤到1ooo斤,需要一百多輛馬車,這個時代,可不會有人用蒙古馬來拉種子的。最好是用牛車,能夠拉到15oo斤以上,六十多輛牛車就可以了,度雖然慢很多,可不是很顯眼。
不管怎麼說,這麼多的牛車,都需要有人護衛的,這就好比是一個手裡拿著金元寶的小孩子,在大街上走路一樣,身邊沒有大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最終搶去金元寶的。
蘇天成很苦惱,可他沒有辦法,誰叫自己重生在了明朝,誰叫甘薯萬利年間才傳到中國來啊,平陽府城是不可能有甘薯種子的,不要說平陽府城,北方都還沒有甘薯種子。
危險的確存在的,蘇天成想的越多,越感覺到去採購甘薯種子,是萬分冒險的事情。
回到平陽府城十來天了,蘇天成沒有出門,除開到郊外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