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第2/4 頁)
事情了。”
“老夫有這樣的猜測,你可能不會回到京城去,至少在流寇被剿滅之前,不會回到京城去的,你這樣的人才,還是放在地方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的。”
“老夫想到的都說了,該怎麼做,你心裡肯定是有數的,好自為之。”
“江南營升格為都司,你恐怕要忙活一陣子了,若是想著招募軍士,給老夫說一聲,老夫給你介紹一些人,這賀人龍有意思了,回到陝西之後,老是不安心,總想著再次進入江寧營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正文 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南府的發展
(感謝長沙板車、陌生友人、範宣子、hhhffv投出的寶貴月票,感謝書友130414193632582的打賞和評價票,拜謝了。)
五月初,蘇天成終於回到河南府了。
他這次回來,面臨的事情,還真的是不少,張溥已經忙得腳不沾地,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了,主要還是江寧營征伐張獻忠之後,從山西帶回來了大量的家眷。
這其實是蘇天成的餿主意。
河南府人口急劇增加,帶來的好處是不少的,消費大幅度的增加,商賈笑的合不攏嘴了,不管哪個方面,消耗都是大幅度的增加,他們的生意更加的紅火,這就促使更多的商賈,開始進入到河南府,加之駐守河南府的江寧營,已經是天下聞名,沒有誰敢在河南府的地界上面惹事,唯一令商賈感覺到不滿意的,就是官府確定的稅賦,明顯的有些高了,不過官府的稅賦高了,其他方面倒是沒有什麼開銷了,不需要孝敬官吏,踏踏實實做生意,這種感覺也是很不錯的。
張溥主要考慮的,還是耕地和城池的問題。
洛陽縣城郊,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形成了另外的一個集鎮,面積甚至比洛陽城的面積都大了,這裡剛開始居住的,主要是江寧營將士的家眷,後來一些專門到河南府落戶的外地農戶,也開始在這裡居住。
河南府所轄的一州十三縣,基本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就連最為偏遠的閿鄉縣,都出現了此類的情況,府衙已經發出了告示。州縣有關人口情況的統計,每月進行一次,儘量掌握河南府所有的人口情況。
人多了事情肯定多,本地人與外地人的糾紛,江寧營將士家眷與本地人的糾紛。包括本地人之間的一些糾紛,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有些也直接找到府衙來了,儘管是在春耕時節,府州縣衙門都沒有放告,可張溥還是要處理這些事情。
這次接近十萬人進入河南府。帶給張溥的事巨大的壓力。
這麼多的人,必須要安置好,特別是包括了兩萬流寇的俘虜,若是不能夠好好的安置,可能會鬧出來大事情的。
張溥忙得腳不沾地,蘇天成卻到京城去了。而且一去就是那麼長的時間。
自從張溥出任河南府同治,蘇天成就很少關心府衙的事情了,除開大事情,比如說全年工作的安排等等,其餘的事情,全部都是張溥直接負責,包括錢糧和刑名等事宜。張溥也明白,蘇天成這樣做的意思,一方面是信任自己,另外的一個方面,也是給自己創造機會,很有可能不長時間之後,自己就是河南府知府了。
張溥還有一件大事情,就是支援中心學社。
這件事情,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刑名和錢糧事宜。
隨著對中興學社瞭解的深入。張溥早就感受到了,中興學社的職責不一般,重要是在於改變讀書人一些約定俗成的看法和意見,特別強調士紳富戶必須為朝廷地方的發展,做出來必要的貢獻。不能夠一方面享受特權,一方面不作出任何的貢獻。
這種思想,在江寧縣與河南府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兩地的改變時天翻地覆的,這就說明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在對待商賈的政策上面,蘇天成的看法是不同的,幾乎與朝廷的規矩是相反的,江寧縣與河南府的商賈,地位是很不錯的,能夠時常出入各級的官府,甚至關心官府的大事情,這在其他地方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可事實擺在面前,真正署理府衙的事情之後,張溥才感覺到商賈的重要,府州縣衙門全年的收入,九成來自於這些商賈,至於說農業上面的賦稅,顯得微不足道了,河南府一州十三縣,各級官府收取到的賦稅,總數超過三百萬兩銀子了,其中的田賦,不足十萬兩白銀,真正的是九牛一毛了。
蘇天成的許多認識,以及強調的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