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2/4 頁)
外的一股流寇依舊會出現,再說了,江寧營剛剛到陝西,尚無任何的基礎,至於說這次剿滅十萬流寇,生擒高迎祥,乃是李一川和劉國能歸順朝廷,江寧營事先得知了訊息,做好了準備,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的勝利,若是直接和流寇交手,難以複製這次的勝利。”
“知道了,第二個問題,陝西如今最為重要的事情,乃是剿滅流寇,流寇肆掠多年,成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皇上一直都期盼著江寧營能夠建功立業,為什麼你的認識,首先還是要解決民生問題,難道說一面解決民生問題,一面剿滅流寇,兩者之間有矛盾嗎?”
蘇天成楞了一下,這個問題有些意思了。
“回大人,兩者兼顧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一定的時間,陝西省目前的情況,下官用一個不妥當的形容,就好比是垂危的病人,一面是疾病纏身,一面是飢寒交迫,快要餓死了,下官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讓這個病人吃飽,不讓病人餓死,接著才考慮治病的事情,時機成熟之後,一面治病,一面加強營養,很快就可以好起來了,這個道理,用到陝西省面臨的問題,是一個道理,下官首先需要解決民生問題,穩定大局之後,才能夠騰出手來,專心致志剿滅流寇。”
“這個時間需要多長?”
“少則一年,多則兩年。”
“第三個問題,朝廷透過科舉,集聚了大量的人才,陝西省若是需要調整官吏,期盼著創造出來一股官場新風,大可從各地抽調精幹的官吏,須知科舉取士,乃是祖宗的定製,蘇大人為什麼想到使用身邊的人,這些人大都沒有透過科舉考試,難道說朝廷透過科舉取士選拔的人才,比不上蘇大人身邊的人嗎。”
蘇天成的臉上沒有了表情。
“回大人,這件事情,下官仔細考慮過,下官一直都認為,人才是多方面的,陝西若是要想著發展,想著改變以前的狀況,必須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下官提出來的諸多人選,的確有不少人,沒有透過科舉考試,也不是什麼進士舉人,但他們有著真才實學,下官在河南府的時候,依靠著這些官員,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能夠讓河南府改變局面,陝西省的情況,與河南府有著不少的相似之處,而且情況還要糟糕,下官需要有實踐經驗的人擔任府州縣的主官,所以舉薦了諸多沒有透過科舉考試的官員。”
“還有其他的原因嗎,比如說為什麼就使用身邊的人?”
蘇天成微微眯了眯眼睛。
“下官實話實說,使用身邊的人,甚至說是使用心腹,這也是必須的,陝西的情況不同,必須要保證政令統一,決不允許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否則短時間之內,就難以改變現狀,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下官舉薦身邊的人,這些人跟隨下官多年,彼此之間都熟悉了,也知曉下官的作風,很多的時候,我們彼此都熟悉,知曉需要做的事情,若是能夠使用這些官員,下官很多的事情,就好做多了。”
“蘇大人難道沒有想過,如此做法,會引發一些閒言碎語嗎,甚至引來一些不必要的懷疑,到這朝廷諸多官員的彈劾。”
“下官想過這些事情,但下官既然到了陝西,一切的事情,都需要從陝西的實際情況出發,一切都是為了陝西,若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思慮太多,有著數不清的顧忌,那就無法做事情,下官還要補充一句,當初下官決定到陝西去,就是抱著拼搏的心情的,不會在乎諸多的議論和評價,下官暗中發誓,一切的話語,等到三年之後,再來看情況如何,下官甚至不準備辯解的。”
溫體仁微微皺著眉頭,但孫承宗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問題還在繼續,蘇天成的心情平復了很多了。
雖然說諸多的問題,依舊是很尖銳,但他已經說出來了內心所想,幾乎是沒有什麼保留的,京城裡面,果然複雜,甚至有人準備給他扣上造反的帽子了,這真的是天大的笑話,若是他蘇天成想要造反,還會不遺餘力的去剿滅流寇,去殲滅韃子,只要什麼事情都不做,等著流寇和韃子的興起,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等的情況,一直都是存在的,蘇天成不得不小心。
好在如今的局勢改變了,在內閣裡面,孫承宗已經成為蘇天成最大的依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劉宗周和黃道周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進入內閣,那個時候,蘇天成的日子會更加的好過。
詢問足足持續了一個半時辰。
詢問完畢之後,溫體仁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這笑容裡面,包含著什麼,蘇天成不是很清楚,但他很清楚,自己是不能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