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體的工場。”梁祿答道:“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人的工場在蘇州建立起來,他們將生產大量的劣質服裝出來,低價傾銷給中國人。這樣,我們國家傳統的紡織和染布工藝,刺繡等等都會受到衝擊。”
“日本人也懂得中國的刺繡?”陳老爺沉吟道。
“這個倒不清楚,只說是有什麼機器,可以在衣服上刺上花紋,跟手工的刺繡如出一轍。”梁祿說道。
“聽說,蘇州市長居然肯讓日本人在蘇州開這樣的工場。但是有一個條件,”梁夫人說道:“那就是要我們梁家跟日本人進行一場角逐。只要在一個月內,做好規定的三千件衣服,跟圖樣上的完全一樣,並保證刺繡、花樣、顏色、面料等質量上乘,就算勝出。勝出的,繼續在蘇州城經營這方面生意,市裡會撥款子給勝出的一方。但如果我們失敗了,日本人就會在蘇州建起工場,大量生產那種劣質的服裝出來。”
“其他地區也有日本人建設的廠房,生產的東西良莠不齊。但那些質量好的,常常被租界裡的日本人買了去。日本人賣給我們的,都是瑕疵品,或者是劣品。”梁祿補充道。
“既然如此,在蘇州城裡,還是梁家的絲綢服裝最為出名,是百年老字號。這樣的話,你們自然有本事應付這事。我並不懂刺繡和紡織,為何要來找我?”陳老爺不明所以。
“這正是我們要求您的事,”梁祿嘆道:“我們梁家雖對紡織和染布等工藝比較在行,但卻並不精通刺繡。咱們引以為傲的蘇繡,日本人的機器是模仿不來的。即使他們能仿得了蘇繡的形,也仿不了蘇繡的神韻。但我們梁家,卻沒有一個精通蘇繡的。”
“這可如何是好,”陳老爺說道:“但我們陳園裡,也無人精通這東西。”
“陳老爺說笑了,”陳夫人笑道:“難道您忘了您的二兒媳婦嗎?”
“她?”陳老爺訝然道,半晌後,猛地一拍大腿,失笑道:“梁夫人若是不提,我倒是忘了我這二兒媳婦。”
“對呀。我早就聽說,她是江北刺繡聖手梅繡珠的女兒。當年不是有‘南冷北梅’之說,說得就是冷家和梅家這兩大懂刺繡的家族。可惜的是,冷家莫名其妙地遭了橫禍,全家上下百餘口人,無一生還。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梅家。但北方路遠,來不及去拜訪,就想到了梅夫人的大女兒嫁到了陳園,正好可以求教一二。”
陳老爺笑道:“夫人你這一說,我才想起這些舊事來。本來我們家的生意跟刺繡沾不上邊兒,加上我這二兒媳婦為人嫻靜,我常常忘卻她還會這些本事。這樣的話,我便去問問她,讓她多幫幫忙。”
梁夫人聽罷,感激不已地說道:“那就有勞了。”
此時,陳夫人從門外走了來,聽到丈夫和梁夫人的對話,心中不快,便**言道:“梁夫人,我看我那媳婦幫不了你的大忙了。”
………【第八十九章】………
梁夫人一見陳夫人,忙起身賠笑道:“陳夫人,我知道二少奶奶懷了身孕,讓她幫忙,實在難為了她。可是,我們實在沒有別人可求,萬望您幫幫忙。”
陳夫人嘆道:“不是我不幫你們,只是……”
陳夫人剛說到這裡,便被陳老爺打斷道:“既然如此,我們陳家幫定了。如果只是刺繡,也不會十分勞神。”
陳夫人一聽,拿眼去盯陳老爺,卻被陳老爺瞪了一眼。陳老爺對梁夫人說道:“這樣的話,今日下午,你們將圖樣等東西送過來,我讓兒媳婦看看。上午有點事,脫不開身。”
梁夫人這才放下心來,對陳老爺千恩萬謝,帶著梁祿出了門。
陳夫人見她走了,這才沉下臉來,對陳老爺說道:“你怎麼還要幫她?她退了青兒的婚事,讓我們陳家在蘇州城顏面掃地不說,現在害得青兒連個婆家都找不到。”
陳老爺皺眉道:“婦人之見!這些舊事提它作甚。現在青兒不是也有個中意的人,這也皆大歡喜。再說,我並不是幫他們,也是在幫我們,幫整個國家!”
陳夫人冷哼道:“什麼幫我們自己,這是幫我們自己麼?這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陳老爺嘆道:“所以我說你是婦人之見。你以為任由日本人獲勝有什麼好處?顯然的,這個比賽只是個幌子。當局不敢得罪日本人,阻攔他們在中國開工場。但又怕老百姓說他們**求榮,只好設了這個比賽。他們以為,中國人的刺繡手藝比不過日本的先進玩意兒,或者說即使我們國家的刺繡手藝越了日本人,最後作評定的人恐怕也會支援日本人。”
陳夫人聽罷,凝眉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