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推開辦公室的大門,一抬頭就看見譚朝海樂呵呵的起身,攬住李偉的肩膀炫耀似的向屋裡的另一個男子介紹到:“這就是我給你說了一路的李偉,怎麼樣,一表人才吧,你應該相信我了吧。”
男子留著偏分頭,頭微向上翹起,國字臉龐白白胖胖的,看得出來一向保養很好。認真端詳了一下李偉,眼神裡有幾分難言的驚疑。他站了起了伸出手來握了握說道:“百聞不如一見啊!來之前聽到譚兄的誇讚還有些疑問,今日一見,李董倒真的算得上是少年英才啊!呵呵”
李偉淡然笑了笑,不卑不亢的輕輕握了握手說道:“都是譚伯伯謬讚,全賴大家支援才有今天禮節備至的請男子坐下之後,李偉回過身,有些疑問的看了譚朝海一眼說道:“還以為你們明天才會到呢。來的這麼早,都沒來得及送你們邊說邊端起兩人的茶杯蓄滿了茶水,又還給了一旁的葉永祥。
“怎麼說我也是弘毅的總顧問,拿錢不幹活總不好說啊”。譚潮海倒是沒把在場的當外人看,說起話來大聲高呼,樂呵呵的指著李偉一旁的男子說道:“這位是一汽大眾的副總,陶寶安,當年在學校的時候,我高他兩級。記得小偉說對汽車感興趣,趕著他在北京剛開完會,我就廝磨硬攔的給拉過來了,呵呵
李偉訝異的看了一眼譚潮海,沒曾想到先從實質上幫助自己的居然是他,這麼快就幫著自己牽線搭橋起來了,不由得倒是有些感動了,譚潮海旁若無人的看著李偉,笑呵呵的又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其廠…弄就對李董的事蹟非常感興橡。加衛譚叉熱情激請一四亂順風推舟過來拜會一下,也順道和李董探討一下關於汽車行當的一些理念,今日一見,果然不虛此行啊”。陶寶安微微笑了笑,斯文的端起茶杯,扶住壺蓋濾過茶葉,微抿了一口茶水。
倒是一眼就能看出譚潮海和陶寶安的區別,畢竟是職業經理人,留過洋出過國,不會因為李偉的年齡而明顯的顯露出來什麼差異。接人待物自然是得體大方,溫文爾雅。李偉笑了笑,說道:“只是一些個,人的淺顯之見,行家在前,我就不敢再多言了。”
“談不上什麼行家”陶寶安搖了搖頭,謙遜的說道:“目前弘毅電子算得上是一時無兩,我本人也是非常敬佩李董可以這麼快就把弘毅電子帶上順風路,對於李董的眼光與看法也非常的看重,聽到譚兄說起李董最大的願望走進軍汽車行業,真的讓我非常驚異,我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在目前市場如此疲軟的時候,李董還會想著在合適的時候進軍汽車工業呢?”
“簡單的說來,是因為我看好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李偉想了想,簡練的說道。
陶寶安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李董也許不知道,現在國內汽車的產量才剛剛擠進全球前十位,銷量更是大規模落後歐美達市場。而且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全球市場已經普遍性的存在市場疲軟,銷量下滑的跡象。至於亞洲的兩大汽車產銷國日本和韓國,產量的下滑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說實話,我真的不明白李董從何而來這麼大的信心
李偉皺了皺眉頭,瞄了一眼滿臉微笑看著自己的譚潮海,猛地反應過來,原來譚潮海並不是幫自己牽線搭橋來的,感情是請了一個檔次很高的說客來極力的勸服自己早日離開眼下風險極高的汽車市場,不要再有任何希翼了。
明白李偉已經看的出來自己的心思。譚潮海笑了笑,說道:“眼下春蘭來勢洶洶。其實吧,業內基本上並不看好,隔行如隔山,很多時候另一個行業的戰略與手段並不適應新的行業。”
李偉點了點頭,抿著笑淡然的看著陶寶安說道:“其實陶總只要看到,在國外的汽車市場銷量銳減的現在,國內的產銷數目在逐步回升,而且各大外資企業正趕著世貿協定簽訂之後蜂擁而入就可以看的出來中國市場是多麼的炙手可熱,自打改革開放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眼下是成效顯現的時候了,不知陶總是否看出了這種跡象。
看得出來,陶寶安本身並不是太看重自己的看法,李偉笑了笑,衝譚潮海說道:“陶總難得來陽關,離明天的投產儀式還有一段時間,譚伯伯不妨帶陶總多在陽關走一走,看一看。我還有些事情需要籌備,就先失陪了,有時間一定陪陶總多聊一聊!呵呵
少年人總是有特權的,即便在座的人柄沒有拿對待少年的態度對待李偉,李偉依舊可以直白的稍微顯露一下自己的倔脾氣,而不會留下太過惡劣的印象。
李偉瀟灑的告辭而去,譚潮海無奈的搖了搖頭,暗道李偉的固執與倔強,剛扭頭想要和陶寶安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