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笑看小樹,過去的艱難在腦海閃過,心下感慨,目光一一在溫氏、好兒臉上停留,微笑道:“我希望我們一家人都平安、健康。”
“妹妹,你還沒說你的願望,快說說是什麼?”小樹問道。
好兒笑眯眯看著娘和兩哥哥,忽然發現,各人臉上的菜色幾乎褪盡,氣色變好了,臉上、身上,也都慢慢長肉了,尤其是小樹的典型非洲難童形象,改變得最為明顯。
認真思忖了片刻,好兒說道:“雲客來酒樓的訂單,還不夠大,我們的菜園子,還不夠多,我希望不久後,我們家添一輛馬車或是騾車,開一家蔬菜鋪子。”
這可是個更為遠大的目標,溫氏三人均是一愣。
阿旺、小樹是從沒想過,因為他們才脫離顛沛流離的乞兒生涯不久,對於眼下的吃飽穿暖有人疼還有書念,感覺就跟從地獄飛到了天堂般,令他們格外溫暖和珍惜。
而溫氏,則想起了蔡家嫂子說過的話,擁有馬車、開間鋪子,她感覺離自己好遙遠,雖然好兒給紅蓮繡坊提供畫圖賺的錢不少,買馬車開鋪子都綽綽有餘,但她從沒想過要用那些錢,在她的意識裡,自己沒能耐,那是女兒賺的錢,是要攢著給女兒將來長大了做嫁妝的。
她憐愛地摸摸女兒柔軟的頭髮,說道:“好兒,咱不急那些,咱眼下先種好這些菜賣,慢慢攢,過上一兩年,咱能買一輛牛車,到時候再看情況。”
好兒微笑著嗯一聲,心裡卻想,一兩年時間太長了,她的大目標是由若干個小目標組成,而如今她的小目標就是爭取今年內買輛騾車馱人拉貨,在鎮上開家鋪子,繼續購買田地。
對於存在錢莊裡的存款,好兒暫時不打算挪用,一則是她謹慎小心,所謂財不外露,二來還是搬遷來時日不長,根沒扎穩。眼下她們家的收入來源,外人看得見的是她們種菜,還有溫氏給紅蓮繡坊做的樣板繡所得收入,而這些,粗略能估摸得出大概收入。如果她現在用那筆錢起青磚大屋買馬車開鋪子,勢必引人懷疑,要是因此招來無妄之災,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每天走進菜園,空氣中總飄散著一股隱隱淡淡的清新香氣,隨著時間推移,好兒發現,自家菜園裡的菜,極少長蟲,菜相看著就是比別家的要漂亮養眼,而那股隱隱淡淡的清香,更是別家的蔬菜所沒有的,當然了,這個清香氣味如果不細心留意,是很容易讓人忽略的。
大院子裡還剩下很多空地,閒暇時間裡,一家四口又開墾出二十壟地種菜。栽下的桃李樹苗長勢良好,活潑的小雞,愛吃的小豬仔,一天天長大,看見溫氏或阿旺手中拎的木桶,小豬仔就拱著鼻子哼唧哼唧,一臉歡快地湧到食槽前,像等著吃糖的孩子,那些小雞跟小樹特別親,小樹一邊給它們餵食,一邊伸手去摸,小雞也不閃躲,好兒去摸就不行,小雞閃得飛快。惹得好兒對那小雞嘀咕說再不長大下蛋就宰了你炒嫩雞吃,小樹樂得在旁哈哈直笑。
溫氏隔天就挑菜去鎮上販賣,夜裡早早歇下,天不亮就起來,先做好早飯,去菜園裡摘好蔬菜,再洗手吃早飯,這時候天才矇矇亮,阿旺小樹已自覺起床洗漱,然後去叫醒好兒,一同吃了早飯,小哥倆背書包上學堂,好兒跟著溫氏去賣菜。
溫氏在鎮上木工行找到常德興,請他幫做了一輛小板車。有了小板車,不僅可以拉更多些的菜蔬,還能讓女兒的小腿兒不再遭罪。
逢學堂沐休日,阿旺小樹也幫著拉板車,小樹畢竟還小,拉不了多久,也跟好兒並排坐在板車上,給溫氏和好兒講學堂裡的一些趣事兒,講六兒上課瞌睡被夫子罰站,講四兒在私塾裡有好些個小跟班,講哥哥背書在班裡次次拿第一時,溫氏的眼睛就特別發亮帶神,臉上帶著欣喜,好兒適時流露崇拜,阿旺的臉就有些發熱發紅,不讓小樹講吓去,心裡卻是無比高興。
雲客來酒樓起初隔個五六天就到好兒家拉菜。在去拉菜的前一天,雲客來的陳管事都會親自去一趟菜市,告知溫氏明天去拉菜,需要哪些菜,哪種菜多少斤。溫氏就會在第二天早早起來,把所需的菜蔬都摘好,用河水大概沖洗一遍,陳管事坐馬車過來就可以直接裝車了。後來隨著氣溫漸漸升高,有些菜不能放得太久,就改為每隔兩天去拉一趟。
溫氏母女在菜市賣菜,因為總是賣得最快,漸漸為整個菜市所熟知,一大一小兩張笑臉,樸實實誠的待人待事,也為母女倆結下不少好人緣。像好兒喜歡吃五花肉,有時候去肉攤去晚了,人家總給她留著一塊上好的五花肉。那賣炸豆腐支的,見著好兒過來,總愛拿兩隻給她吃。
這天早上,溫氏如往常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