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
有了裴老爺子助陣,他索性放手了。
幾天後,李鴻章那裡終於有訊息了。
*********
推薦啊!收藏啊!
更多免費小說,請訪問,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七十五)中法密約
原來,老狐狸這些天也沒閒著。接到孫綱的信後,老狐狸立刻召集幕僚(中國人外國人都有)商議,確定了眼下向外國購買戰列艦恐怕是不成了。面對嚴峻的形勢,老狐狸又開始玩起了“以夷制夷”的老把戲,首先透過外交途徑把英德聯手製約法國的計劃含糊透露給了法國人,又想法子把英國和日本聯手對抗俄國的訊息透過非正常渠道傳遞給了俄國人,又向美國人含糊地表示中國願意向美國進一步開放,中堂大人這個“把水攪渾”的策略立竿見影,很快,法國人就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
德國統一前法國一直是歐洲大陸天然的霸主,新生的德國從法國割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讓法國人一直切齒痛恨,為了同其它各國爭霸,法國和俄國不自覺的走到了一起,當中堂大人表示中國在遠東可能和法國“近乎”一點的時候,不甘心受人牽制的法國人立刻主動找上門來。
地處歐洲大陸的法國也在不斷發展海軍,與英國和德國不同,法國海軍接受了“新學派”思想,開始建造大型的遠洋襲擊艦,並格外重視速度,續航力和速射炮火力,走了一個極為“另類”的路線,英國對法國海軍的動向一直極為關注,生怕一旦打起來法國的這些火力強大的遠洋“飛毛腿”會把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攪得一團糟,所以才有拉攏德國制約法國的舉動。在當時,法國人的造船工業也很先進,日本的“三景艦”就是法國人幫著弄的,中國的福州船政局也是法國顧問日意格幫助籌建的,所以福州船政局造的艦船好多都帶有濃郁的法蘭西風格,只是法國強佔安南,加上馬江之戰“老師”偷襲“學生”的事情讓中國人十分痛恨,以致於兩國的關係一直很緊張,現在,“老師”又來“討好”“學生”了,中堂大人立刻抓住了這個機會,討論起同法國進行“合作”的可能性來。
法國人也不傻,知道英國人不賣戰列艦給中國,並壓著德國也不賣,法國人這時候要是答應賣給中國戰列艦的話英國人非打上門來不可,所以對中堂大人想買法國戰列艦的願望,他們委婉地表示了拒絕。李鴻章見買船沒有指望了,就試探性地表達了想在法國招聘造船技師,幫助中國再建一處大型造船廠的想法,作為中法兩國“友好”的表示,這回,法國人同意了,但提出的條件是,法國希望中國在適當的時候允許法國海軍利用廣州灣“過冬”,中國方面如果同意的話,法國海軍軍官可以幫助中國訓練海軍,並在中國海軍中任職,法國造船廠可以向中國提供裝置和技術資料,並負責培訓中國的造船人員,法國造船技師和工作人員在中國的待遇要高,但身份不能公開,等等。
中堂大人考慮了好久,還是忍痛答應了。
李鴻章給他的信裡是這樣寫的,“前番中法和約,國人皆曰議和者可殺,豈不知以中國現有之力,能滅法乎?能吞英乎?‘定’‘鎮’一日不歸,海軍一日不成,萬里海疆,終是他國通途,豈有空言可以強國者耶?唯不敢惜一身之名以誤國家耳,今為汝成此大計,只盼他日功成,勿忘身負罵名之人。”
老頭子的話語裡顯得說不出的心酸,中法戰爭中,陸路雖有鎮南關大捷,但並不能說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海路則是馬江一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南洋水師節節敗退,剛剛建成的“定遠”和“鎮遠”遠在德國無法回國參戰(法國人揚言在要在海上搶奪),老頭子想盡快結束戰爭發展海軍又被法國人佔了大便宜(丟了越南,開放雲南),招來罵聲一片,險些丟官罷職。如果從戰略角度講,在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暫時犧牲區域性利益爭取時間趕上對方,是一個可行卻又無奈的選擇,可是,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會理解並同意這一點呢?
不管國人怎麼評價,李鴻章所做的一切,應該是太不容易了,老頭子幾乎是用盡全身的力氣在撬動這個龐大笨重的朝廷向前行進,他所面對的,是一艘支離破碎滿目瘡痍的腐朽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突然暴風雨來了,很多人嚇得臉色蒼白,爭先恐後逃進船艙躲避,李鴻章和一群人卻堅守在船頭,抵抗著撲面而來的暴風雨,當風雨終於過去,船體也受了一定的損傷,躲進船艙的人們又都跑出來,指責李鴻章們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至於讓船受了損傷,是“賣國賊”,“喪權辱國”!
如果讓人知道,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