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2/4 頁)
勢力的居間“調解人”沒有了,朝中的滿漢兩派及新舊兩派之間,矛盾會不會激化?
因為李鴻章和奕忻等人的關係,“維新變法”居然熬到了9年,可在這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年裡,變法還會引發什麼樣的事情?
“恭親王一去,對大人來說應該是一個好訊息。”在沒有別人的時候,江穆齊對孫綱說道,
“孝烏此話怎講?”孫綱不動聲色地問道,
從江穆齊這些天的舉動來看,他大概能猜出來這小子想幹什麼。
這些天,北洋軍情處在江穆齊的安排下,開始調集大批人手出動,以京城方面居多,自從孫綱成立北洋軍情處到現在,他今天才發現,自己手下的這個情報部門居然有如此多的人馬。
在江穆齊的要求下,孫文安排段祺瑞專門安排了一輛配有精兵的裝甲列車(目前這種“鐵陸巡洋艦”一共只造了四輛)給北洋軍情處隨時聽候調遣,讓孫綱覺察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朝廷不日當有劇變,我們目前置身局外,當早作準備為上。”江穆齊說道,
“這個劇變,不是你又在裡面動了些什麼手腳吧?”孫綱笑了笑,裝著不經意地問道,
“若想要這大陰天快點睛起來,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促成一場暴雨下將起來,方可得快睛。”江穆齊看著孫綱,表情十分輕鬆地說道,“大人不是常說,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是彩虹嗎?”
孫綱讓他一句話給噎在了那裡,但他從這句話已經聽明白了江穆齊的意思。
“大人謀國,孝烏替大人謀身,日後史家記得此事,當傳為一段佳話。”江穆齊說道,
“你替我謀身,不會連朝廷也一起謀了吧?”孫綱問道,
“孝烏只知有大人,不知有朝廷。”江穆齊堅定地回答道,
“可你就不怕,一旦朝廷沒有了,國家會陷入暴民四起的混亂狀態,又給外人造成可乘之機嗎?”孫綱問道,
“有大人在,國家就有主人,有強軍在手,就不怕外敵,”江穆齊定定地看著孫綱,一字字地說道,“天道無常,千年古國,泱泱華夏,也當換一副嶄新面孔了,那時候,孝烏就不用再用大人這兩個字來稱呼您了。”
如果是在以前,孫綱聽了他這麼說,弄不好就會吃驚得跳起來。
這小子說這話的意思,那就是想造反了。
而且,還是打著他的旗號。
因為,聽著好象還有宋太祖趙匡胤的那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意思在裡面。
可現在,江穆齊的話彷彿已經在孫綱的意料之中。
“這次,會和上次的德艦爆炸事件一樣嗎?”孫綱只是嘆息了一聲,問道,
“在時間上不會象上次那麼快,”江穆齊答道,“如果不出孝烏所料,當在數月之間見分曉。”
“你是不是早都已經安排好了,就等我點頭了?”孫綱又問道。
精彩無限
(二百九十)早有預謀
“從這變法一開始,孝烏就在籌劃這件事了。”江穆齊說道,“大人的注意力那時主要集中在了海陸軍方面,所以孝烏沒有讓大人為此事分神,因此等事情有了眉目後,孝烏才稟明大人。”
“哼哼,說的好聽,恐怕是怕我當時知道會反對吧?”孫綱苦笑了一聲,問道,
“大人既然這麼說,孝烏也就不辯白了。”江穆齊笑了笑,說道,“記得大人曾和孝烏說過,有些話,你可以這樣說,但不能這麼做,而有些事,你可以這麼做,但不能這樣說,孝烏常以此言為是。”
聽了他的話,孫綱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這個小子用自己說過的話來回敬自己,也太不厚道了吧?
“你都安排好了?”孫綱問道,
“已經差不多了,”江穆齊說道,“但朝中變數太多,孝烏是以讓下面全部出動,包括那些日本人,也是擔心,若有人輕起兵端,恐難驟解。”
“就是說還是有動武的可能性?”孫綱聽他這麼一說,立刻警覺了起來。
畢竟,中國難得有一段和平的發展時間,若是就此發生了內戰,那可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京師及通州大營,多為滿人掌握,”江穆齊說道,“控制起來比較困難,孝烏已經安排下去了,這裡面的細節,大人就不用知道了。”
“看樣子你是早有預謀啊,”孫綱嘆息了一聲,說道,“我居然都不知道。”
“大人也曾經說過,強國當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