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地?他們還想要吃飯的傢伙呢。
楊改革才覺得,這事確實有點麻煩了。
“陛下,既然陛下喜歡孫姑娘,為何不把孫姑娘請進宮呢?如此,豈不是兩全了?”施鳳來繼續當那塊**的磚,皇帝那裡需要就往哪裡搬,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施鳳來覺得,還不如干脆,直說,還好一點,這孫麗娘成了妃子了,這封賞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事說破了,群臣更是“肆無忌憚”“不懷好意”的笑起來,男人討妾,大家都懂的。
“哎……不是朕不想把麗娘請到宮裡來,是她不肯啊朕也沒辦法。”楊改革見事情已經說開了,反而不那麼不好意思了,反而大大方方的談起這事來。
“陛下,……不會吧,這事怎麼會這樣啊?陛下要多哄哄,女人最是要歡哄了,只要陛下一鬨,想必孫姑娘會乖乖的聽陛下的話的。”
“就是啊陛下,這成何體統?身為陛下的女人,怎麼可以在外面拋頭露面呢?陛下還是把孫姑娘哄進宮吧,要不了多久,為陛下生得一兒半女的,做娘娘豈不是比做商人來了的好?”
“陛下,還是快點把孫姑娘請進宮吧,宮中繁華,想孫姑娘會喜歡宮中的生活的,豈不是遠必開個鋪子的強?”
“陛下,聽臣的沒錯,這個臣有經驗……”
“陛下,臣覺得,陛下何不把孫姑娘用頂轎子抬進宮呢?一旦進了宮,要出去可就難了,陛下再好好的疼愛疼愛……”
道男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眾臣也沒了大臣的樣子,紛紛給“小年輕”皇帝出主意,一副我們很有經驗的樣子,曖昧的曖昧,涎臉的涎臉。
楊改革哭笑不得的看著這群老不死的給自己出主意。這他**的是什麼事啊自己本來是想在經筵上搗亂,歪了經筵的樓,沒想到,這群老yin棍們,居然歪自己的樓。
王承恩看著這群大臣個個沒人樣了,見四周的侍衛,甚至太監們也沒個正形,皇帝更是一副哭笑不得尷尬樣,不得不咳嗽一聲。
“咳咳……”
場面這才安靜下來,文華殿這才像個處理政事的地方,剛才還在玩曖昧,玩涎臉的眾臣們,立刻轉變神sè,又變得極為嚴肅起來。
“麗娘不進宮,這件事,就不要再說了,再想想其他辦法吧。”楊改革道。
明朝和其他各朝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皇帝的老婆,皇后,或者是其他妃子,向來都是小姓,寒門,出身很低,不像很多朝,皇帝,皇子的婚姻都是一樁政治交易。
比如崇禎的皇后,就是寒門出身,老爹據說是個算命的;田貴妃的老爹更是個經商的,後孃更是一個風塵女子;甚至還有皇帝娶離婚的婦女的事,而明朝的藩王們,如果娶個殺豬匠的女兒,這完全很正常,所以說,這是明朝的一大怪,也是一大奇事,放其他各朝,絕不可想象,所以也才有了終明一朝無外戚之禍一說。
群臣這就沒辦法了,不能封誥命,正主子又不肯把人帶進宮裡去,那這可怎麼辦?
“誰說封不得?封不得誥命夫人,難道還不能封個誥命嗎?我朝秦良玉秦總官兵可就是一員女將,為何孫姑娘就封不得?”一個大臣忽然爆出個冷門。
“這不同,秦總官兵乃是按照土官例,襲的他夫家的官,所以,即便是封了官,做了朝廷命官,這也是有跡可尋,屬於特例。”一個大臣立刻反駁。
“啟稟陛下,臣不認同,秦總官兵襲的是夫家的官職沒錯,可是,他夫家的官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土官,宣撫使而已,如今,秦良玉秦老夫人可是實權總官兵,都督僉事,更是領的二品官官服,已經開了女子為官的先河,既然如此,孫姑娘的封賞又何難?臣以為,不用誥命夫人,去掉夫人,直接以誥命封之就是,何須如此煩惱?只需有功於我大明,有功朝廷,有功於百姓,那裡有那樣多的規矩?向來就有‘巾幗不讓鬚眉’之說,又有前例可循,封賞是沒問題的。”
這個人的一番話,說道楊改革的心坎裡去了。
“不錯,不錯,這話朕愛聽,秦老夫人的事蹟,朕從小就耳聞,對秦老夫人是敬佩得很,只要有功於我大明,我大明朝歷代皇帝,都不會吝嗇,也絕不會歧視女子,該封賞的封賞,該加官的加官。”
皇帝一句話,就扯上了幾代皇帝,這讓還想爭辯幾句的大臣,閉嘴了。秦良玉受大明朝三代帝王的尊崇,是不爭的事實了。已經在上兩代皇帝那裡得到封賞了,在當今這位天子的心目中,更是有地位,特意招進京來拱衛京師,加官進爵不是什麼難事。既然事情以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