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3/4 頁)
沒聽明白,問道。
“回陛下,民信局就是民間商人,自行組建的專門從事寄送信件,物品,甚至匯兌的鋪子。”劉懋解釋道。
“你說什麼?民間成立的,能寄送物品,信件,甚至匯票的東西?”楊改革詫異的問道,這可是明朝,也有這種東西嗎?豈不是古代的民間快遞業?不過轉念一想,難道古人就沒有寄信的需求嗎?朝廷的驛站從來都只能當官的用,來百姓不能用,但是老百姓顯然是有寄信的需求的,要說有這樣一種機構運作這種事,也是可能的。
“回陛下,是的,民信局就是如此,專門從事此類生意的……”劉懋躬著身子,心的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說,讓朝廷的驛也做這種生意,除了傳遞朝廷軍情和公文之外,還兼著傳遞民間的信件、物品,甚至匯票?”楊改革瞬間就明白過來這個劉懋說的是什麼意思了,rì後的郵政局,不就是有這種功能嗎?
“陛下聖明,臣的意思正是如此,以商養驛,此法古已有之,臣以為,朝廷可借鑑民間的做法,替人寄送物品,書信,甚至匯票,收取一定的費用,以彌補朝廷驛站之開銷,據臣所知,民間的信局,資本大的,也有十數萬兩之巨,遞送信件、物品南可達瓊崖,北可到邊關,規模也做得甚大,規模的也有數十兩銀子,多負責一城一地之間的遞送,臣以為,以朝廷可通達全國的驛站,如果全域性統籌,所能遞送物品,信件的範圍,必定遠民間的民信局,也如同民間的民信局一般運作,收取費用,不說可以賺錢,至少,可以減輕朝廷的開支,陛下以為呢?”劉懋解釋道。
“嗯,嗯,嗯,不錯,劉懋,朕現,你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如果驛站也開展這樣的業務,確實,以朝廷驛站所涵蓋的範圍,確實遠一般民信局,遞送的範圍,也基本覆蓋我朝所控之地……”楊改革覺,確實,大明朝如今所擁有的驛站系統,那規模,是相當龐大的,如果換算成商業資本,這無疑,是一個巨無霸,絕不是民間商人能比擬的。這是天然的優勢所在,想到這裡,楊改革的心情,好了起來。
“……那陛下是同意微臣的辦法,朝廷的驛站也向民間開放?收取費用?”劉懋見皇帝贊成了自己的想法,相當的開心,他最害怕他的主意得不到皇帝的支援,要這樣,那他關於驛站這件事上的對策,可就失敗了大半。
“嘿嘿……,是的,朕同意,朕的要求就是驛站除了傳遞朝廷的軍情、公文,還可以為我大明朝的百姓服務,我朝既然有覆蓋全國的驛站系統,百姓,也該當享受到身為我大明朝百姓的種種便利,比如,可以將自己的書信和物品寄送到我大明朝的任何一地,這個,也算是朕這個皇帝為我大明的百姓謀求的一點福利了,朕是深感我大明百姓寄送物品、信件之艱難啊呵呵……,劉懋,你可明白朕的意思?”楊改革轉而開心起來,以商養郵這個也是rì後郵遞業的出路所在,這個也比自己一直掏錢養著一個覆蓋全國的郵政系統要強得多,郵遞業達了,必定需要更多的郵遞員,需要更多的從業人員,楊改革別的不盼望,就單單盼望李自成別下崗就是。
更讓楊改革看重的就是還可以寄送匯票什麼的,這和自己rì後開展的銀行業務有很大的關聯,要是把這郵遞事業做上去了,自己這金融,銀行業,也才有展的空間。甚至,自己rì後的報紙,也是可以透過驛站散到全國的,這個,也算是提前做準備了,楊改革相同了,覺得要立刻辦此事,準備力挺劉懋了。
“陛下對百姓,關懷實在是無微不至,百姓要是知道陛下賜下如此的恩賜,必定會感激陛下的。微臣明白了,必定按照陛下的旨意辦事。把驛棧分離,讓我朝百姓都有寄送物品、信件至全國的便利……”劉懋滿心的歡喜,皇帝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支援這件事,不僅不反對,反而要把這件事當成是賜予天下百姓的一種便利,這樣弄起來,這件事的阻力就了很多,你要是反對或者阻撓,那就是和天下百姓爭“利”,這個,絕對是政治上的錯誤。
“這分離驛棧,驛這部分是說了,這棧,你打算如何?”楊改革對這個傢伙開始感興趣了,這明顯就是一個要當自己當刀子的人,自己如今,就還真的缺這樣的傢伙,如果不把這驛和棧剝離開,那驛站那個大窟窿,誰填的滿?必須有一個人出來,整治這件事,這個劉懋,說實話,剛剛好。想想,十幾年的進士,楞還是在七品裡打轉,估計,這個人做官也做得夠憋屈了,怕是豁出去要博一博的人,看這個人的xìng格,怕也是一個不合群的,和大夥都合不來的人,否則也不會一直是個七品。
“回稟陛下,這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