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3/4 頁)
有經驗的老工匠,全靠做得多,全靠經驗,具體的說,要想如嘗湯的濃淡一般嘗試鐵水,這個,臣實在是沒法子。”孫元化也是蛋疼,用舌頭嘗鐵水,虧那個傢伙想得出,孫元化一想到那熾熱的鐵水,再想想舌頭被燙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嘴巴火辣辣的。
“其實,朕覺得劉愛卿說得也是有道理的,我們能嘗湯的鹹淡,所以知道應該放多少鹽剛剛好,所以,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湯來,但是,我們不能嘗鐵水……”說道嘗鐵水,楊改革就覺得自己的舌頭在打顫。
“……,所以,我們不能用嘗的,但是,我們可以用其他的辦法來做出美味可靠的湯,比如一鍋沒用過鹽的湯,我們一次盛一碗,在第一碗裡倒下去一小勺鹽;然後在第二碗裡,倒下去兩勺鹽;然後第三碗裡,加三勺鹽,……以此類推,一直到十碗,二十碗,三十碗,乃至百碗……,這些湯裡面,雖然不能肯定每一碗都喝著剛剛好,但是從鹹到淡,都有了,所以,肯定有一碗是剛剛好的,對不對?所以,我們即便不嘗鐵水……”說道嘗鐵水,楊改革的舌頭就是一個激靈。
“……所以,我們即便不嘗鐵水,也肯定能做出味道剛剛好的湯來,所以,我們即便不嘗鐵水,也知道加了幾勺鹽的湯是什麼味道,所以,也能造出鋼來,對不對?”楊改革科普著。
孫元化聽了皇帝的解釋,不住的點頭,這個理論和辦法,是解決鋼產量、質量不穩定的一個好辦法,雖然辦法繁雜了些,但是,確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孫元化喜上眉捎,從最開始的皺眉頭,到逐漸的喜笑顏開,到最後,差不多是手舞足蹈了。
“……明白了,明白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陛下一語道破天機了……”孫元化狀若瘋狂的手舞足蹈。
楊改革驚訝的看著這個“瘋子”,在文華殿裡手舞足蹈,不是神經有問題就是脖子太硬,不會真的瘋了吧?
群臣更是無法理解的看著這個瘋子一般的人,怎麼說著說著就變成這樣了呢?多好的一個人,前途多大啊?一個舉人能到如今的地步,可謂是奇蹟了。
孫元化想通了如何解決鋼產量不穩定,質量不穩定的辦法,有了醍醐灌頂般的暢快,心中豁然開朗,早已一個人迷失在了自己的鍊鋼鑄炮的世界裡,完全忘記,自己還身處文華殿。回過神來之後,才驚出一身冷汗,趕緊跟皇帝道歉。
“臣有罪,臣有罪,臣無狀了,陛下贖罪……”孫元化不安得很,生怕皇帝治他個大不敬的罪,那樣,他的想法就無法得到驗證了,那可就是最大的悲劇了。
“算了,不是什麼大事,孫愛卿,你說說,你理解了什麼?如何大規模鍊鋼嗎?說說你準備怎麼辦?”楊改革問道,這鍊鋼的事,楊改革也不好直接說上高爐,也不好直接照搬後世的鍊鋼資料,只能旁敲側擊的出些主意,這技術的進步,還只能依靠“土著”自己,如果自己顯得太全能了,也不是件好事,過於妖異,rì後,怕會給自己找不少麻煩。
孫元化信心十足的道:“回,陛下,臣理解如何大規模的鍊鋼了,得陛下醍醐灌頂,臣終於是想通了,這鍊鋼,確實和做湯一樣,不同的鹹淡,代表了不同的鐵,比如生鐵,熟鐵,剛剛好喝的湯,就是鋼,要做出鋼,我們當然不能如同做湯一般透過嘗試來辨別是不是剛剛好,是不是好鋼,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在每一碗里加一勺鹽的辦法,來確定加幾勺鹽才是剛剛好的湯,臣想,在鍊鋼之前,把生鐵、熟鐵,按照不同的對比進行融合,看幾成的生鐵對幾成的熟鐵能做出鋼,這就是一碗湯加一勺鹽的辦法,臣依次用一斤生鐵兌一斤熟鐵,然後遞減,以一斤生鐵兌十五兩八錢熟鐵,一直遞減到一斤生鐵兌二兩熟鐵……,如此,雖然繁浩,但是,如此依次類推的過程中,總會有一次或者幾次裡面,出現鋼,如此,臣以後,只要以這個對比來進行鍊鋼,則可直接得到上好的鋼,如此,煉出來的鋼,則可靠矣……”孫元化欣喜異常的說道。
楊改革聽明白了,說白一點,這個辦法,還是窮舉法,自從楊改革窮舉鈔票紙成功之後,這窮舉法,就成了楊改革的法寶了,動不動就要上窮舉法,以彰顯自己的皇家範,當然,如今的手頭有點緊,這皇家的範,要抖起來,有點麻煩。
“……對頭,當然,生鐵和熟鐵,必須是同一批,如果換了一個批次的生鐵和熟鐵,你又得重新試加幾勺鹽了……”楊改革聽明白了,也補充道。
孫元化欣喜得很,沒料到,皇帝居然也是一個懂行的人,知音啊知音,當下就興奮的道:“……正是,正是,不同批次的原料,每次都必須如此繁雜的對比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