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3/4 頁)
既然諸位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朕這次,準備幫林丹汗一把,這也算是幫我大明朝自己一把,……朕決定,從東江鎮到我朝的遼東錦寧防線,從錦寧防線到我朝邊牆之外,一直到黃河邊上,都進行一次大的動作,一邊牽制東虜,讓他無法對林丹汗發起大的進攻,一邊對那些準備投靠東虜的部落,進行一番清洗……”
楊改革拿著指揮棍,在沙盤上面細細的解說著,眾人圍在沙盤邊上,仔細的聆聽著。
“……東江鎮的行動目標,以牽制東虜的兵力為主,讓東虜不敢全力西進,不敢全力對付林丹汗,從和朝鮮接壤到錦寧防線,都屬於東江鎮出擊的範圍……”楊改革說到這裡,又對著那幾個東江鎮來的“反王”說道:“……你們幾個小夥子,說說以前都是怎麼和東虜打仗的吧,朕只要牽制,不要和東虜決戰……”
孔有德、尚可喜、耿jīng忠幾個臉紅得不得了,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這是個機遇,也是一個考驗。
孔有德幾個磨蹭了半天,最終還是孔有德開口,道:“回陛下,往年,我們東江鎮和東虜打仗,都是事先打探好,那個地方的兵力強,那個地方的兵力弱,專挑兵力弱的地方打,遇到有強敵,則迅速的撤退,回到海上,東虜無船,只能望洋興嘆,等強敵走了,又再上岸,找那些兵力弱的下手,……東虜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在那樣長的地盤上都佈置重兵,所以,我們東江鎮能每每得手……”孔有德介紹自己如何打仗的時候,滿臉通紅,因為這種打法很無奈,很地痞,一直就被朝中大臣們看不起,認為他們避戰,謊報戰功,起不到什麼作用,屬於無用的那類。
楊改革聽了點點頭,道:“不錯,這個打法很好,朕很欣賞,毛文龍還是有點水平的,知道如何和東虜打仗,也看到了東虜的弱點……,有些白痴,除了葬送幾十萬官兵的命之外,一事無成……,諸位,你們都聽了東江鎮前線官兵是如何打仗的,朕也是這個意思,……朕再提醒諸位一次,東虜不管是打仗,還是生產生活,都是以牛錄為單位,也就是說,如果常年打仗,他們的生產能力必定會下降,能供養的兵力,也就會越來越少,戰事拖得越長,則戰爭能力越低,如果戰爭這根弦一直繃著不放,那麼,他們很可能會自行崩潰……,再加上如今的天災……呵呵,所以,朕這次給東江鎮和錦寧防線的要求就是‘糾纏’二字,不和東虜決戰,只是小規模的摩擦,但是又要讓東虜無法休息,無法從事生產,他們抽調牛錄兵力,聚集而來,你們則退,則散;他們解散了牛錄抽調的兵力,要回去,你們則上去糾纏,一副要和他們大戰的樣子,逼他們重新抽調牛錄,重新組建戰鬥部……,更讓東虜沒有多少能力分兵西進,諸位可明白朕的意思?”楊改革又做了佈置,仔細的研究過野豬皮的組織構架,軍事構架,社會構架等等,楊改革也看出了東虜的弱點,那就是生產和軍事是不分開的,也就是說,如果戰爭長期的進行,必定會影響其生產能力,如果戰爭時間過於長,野豬皮自己會招架不住而崩潰,要說真正的養全職的戰鬥兵,楊改革身為皇帝也不敢說大話,養幾萬新軍,已經把楊改革養得叫苦不迭了。野豬皮那點生產力,要養幾萬全職戰鬥兵,楊改革不相信,他們還能畝產萬斤的逆天。
群臣紛紛點頭,經過皇帝不斷的“科普”,不斷的講解,朝中的大臣們,終於不再對東虜一問三不知,不再是那種模模糊糊,想當然的印象了,也算是知根知底,對於皇帝提出的打法,沒人反對。
“陛下,臣想問個問題,如果東虜對於咱們的糾纏不理會,該怎麼辦?”滿桂又問道。
“不理會?呵呵,這還不好辦?剛才孔有德那小夥子不是說了嗎?敢不理你們,你們就挑一個弱一點的,吃掉就是,東虜是以牛錄為單位的,不管是放牧還是作戰,一個牛錄不過三百個男丁,你們以千人隊壓過去,三打一還怕死麼?”楊改革笑著說道。
滿桂尷尬的摸摸頭,尷尬的道:“陛下真是好算計,要這樣,俺們也能天天打勝仗,可惜,俺不能到遼東去,否則,天天都有腦袋進賬……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攢很多銀子了。”滿桂一副憨態的說道,攢銀子是他的一大愛好。
群臣不由的笑了起來,這個滿桂,雖然是個粗人,但是也是一個率直的人,和他打交道,不用太大的心眼,眾人都輕鬆的笑起來。
楊改革也笑得不行,好一會,才把笑意笑憋住,道:“滿桂,你要攢銀子還不簡單?別看蒙古右翼那邊的人頭賞格不高,可是,要說弄銀子,朕到時候給你指一條路子,包準你能攢下不少的銀子,遠比你靠賞格來銀子的強得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